刑法规定,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的,可以认定为立功。所以协助抓捕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犯罪嫌疑人可以认定为立功。
《刑法》
第六十八条 【立功】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在共同犯罪中,在同案犯身上立功的相关具体规定如下:
1、揭发同案犯犯罪罪行的,不属于立功,而是属于自首的必备要件。
因为依据规定,自首的前提是交待本人罪行,立功是揭发他人罪行,而共同犯罪中的所有犯罪人应当视为一个整体,若想自首仅仅揭发自己的罪行不够,所涉及的其他同案犯的罪行也是其犯罪组成的一部分,不能视为他人的犯罪,所以此时不能认定为立功。
2、揭发同案犯在共同犯罪之外的其他罪行,经查证属实,属于立功。
因为在同一起共同犯罪中,各个犯罪分子的罪行才会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但如果同案犯有犯与本案无关的其他罪行,是没有共同意志的,因此,依据规定,揭露同案犯在共同犯罪之外的其他犯罪罪行,经查证属实的属于立功。
3、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同案犯。
依据相关司法解释,协助司法机关抓获其他犯罪嫌疑人的,包括同案犯在内,只要真正起到“协助”的作用,都可以算是立功表现。
可以认定为犯罪分子有协助司法机关抓获其他犯罪嫌疑人行为的具体情形如下:
(1)按照司法机关的安排,通过打电话、发信息等方式将其他同案犯约至指定地点的;
(2)按照司法机关的安排,当场指认、辨认其他犯同案犯的;
(3)带领公安机关或者检察院抓获其他同案犯的;
(4)提供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同案犯其他案件犯罪之后新的联络方式、藏匿地址的。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该犯罪分子仅仅提供的是同案犯的姓名住址、体貌特征等基本情况的,不算立功;或者提供的是同案犯实施犯罪前和犯罪中的旧联络方式和所在地的,也不算立功。
假立功的处罚措施。针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伪造犯罪嫌疑人立功材料造成假立功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相关人员将受到刑事处罚。具体处罚措施包括徇私枉法罪和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刑罚,最高可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立案的概念、流程及相关法律依据。立案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进行审查后决定是否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审判的诉讼活动。文章以一个租房纠纷案例为载体,解析了立案的条件和流程,包括存在犯罪事实和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两个方面。同时,引用了相关
刑事案件在公诉科中如何变更强制措施以及提起公诉的条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等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公诉科负责审查并决定是否提起公诉。提起公诉的条件包括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凿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犯罪追诉时效的相关规定。按照刑法规定,犯罪经过一定期限后将不再追诉,具体期限取决于最高刑罚。追诉时效是指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超出时效则不应再追究。计算追诉时效时,一般犯罪从犯罪成立之日起计算,连续或继续状态的犯罪则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