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人身保险合同的惯例,如果保险费需要分次给付,那么保险合同将在投保人支付了第一次保险费后生效。在后续的保险费支付中,如果投保人未能按时支付,通常需要保险人发出催告或者规定宽限期限。投保人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支付保险费。
如果期限届满投保人仍未支付保险费,那么保险合同将在到期日起失效。在失效期间如果发生保险事故,保险人将不承担赔付保险金的责任。根据我国现行的《简易人身保险条款》第15条规定:“如果投保人没有按规定的期限支付保险费,保险单将自动失效,保险人不负责赔付保险金。”
人身保险合同的失效并不意味着合同的绝对消除,投保人在一定期间内有权申请复效。从这个角度来看,将保险合同的失效称为效力停止更为准确。根据《简易人身保险条款》的规定,保险合同的复效需要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投保人必须在保险合同失效后的两年内提出复效申请。
原被保险人必须身体健康并能够正常劳动或工作。
保险人必须同意投保人的复效申请。
投保人需要补交失效期间的保险费和利息。
根据保险惯例,保险人在收到投保人的复效申请后,有权对上述前两个条件进行审查。如果符合要求,保险人不能拒绝复效申请。一旦投保人支付了所欠保险费和利息,保险合同的效力将恢复。已经恢复效力的保险合同应被视为自始未失效的原保险合同。
保险合同变更的相关法律规定。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可进行必要的变更,分为保险合同主体的变更和保险合同其他记载事项的变更。变更保险合同应当采用法定形式,经过法律程序实施,可采用批注或附贴批单、书面协议等方式进行。
保险合同的概念、性质和特点,包括保险合同的双务性质、射幸性质、标准附合性质和要式性质等法律特征。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设立、变更或终止保险法律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具有经济交换和法律关系的双重属性。文章还对保险合同的形式和订立方式进行了介绍。
保险公司的定义、分类及其相关法规。保险公司是为公众提供风险保障的经济组织,分为人寿和财产两类。保险公司需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并遵守股权持有限制。保险条款和费率需报备并遵守规定,中国保监会有权颁布范本和规范业务行为。保险公司对同一险种应执行
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是指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内遭受非本意的、外来的、突然的意外事故,以致死亡、身体残疾、支付医疗费用或暂时丧失劳动能力,由保险人给付保险金的保险。人身保险是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的保险。被保险人是指其财产或者人身受保险合同保障,享有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