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情况,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对于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况,可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对于诈骗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情况,可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的犯罪对象是公私财物,而非其他非法利益,其目的在于骗取财物。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犯罪行为虽然采用了诈骗手段,如拐卖妇女、儿童,骗取银行贷款等,但并不属于刑法上的诈骗罪,这些犯罪在刑法中有相应的罪名,如贷款诈骗罪。
诈骗行为通常表现为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目的是使受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从而作出错误的财产处分。例如,张三通过虚构事实和欺骗手段,使李四相信并支付了“货款”,那么可以认定张三已经实施了诈骗行为,具备诈骗的犯罪事实。
诈骗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一般来说,只要是年满16周岁的正常人,实施诈骗行为并骗取财物,都可以构成诈骗罪。
行为人必须是以故意诈骗他人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否则不应认定为诈骗罪。例如,A向B出售二手车时声称车辆去年已经检查过没有问题,但B事后发现车辆存在安全隐患,一般情况下不能认定A构成诈骗罪。A与B之间的纠纷应当作为民事纠纷处理,双方可以通过法院诉讼的方式解决。
将孤儿送到福利院是否构成遗弃罪的问题。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只有负有扶养义务的情况下拒绝扶养才可能构成遗弃罪。文章还讨论了遗弃罪的犯罪未遂认定问题,包括如何判断着手实施犯罪行为以及如何区分犯罪未得逞与犯罪中止等。
虚假证词在刑事诉讼中的影响及构成犯罪的情况。在民事诉讼中,虚假证据若情节严重可能触犯刑法第307条。关于虚假诉讼罪,若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可构成此罪,并受到相应处罚。虚假诉讼行为包括凭空捏造不存在的民事法律关系和
辽宁团伙诈骗10万的量刑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诈骗数额达到10万属于数额较大,一般会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可能同时处罚金。文章还介绍了诈骗罪的主犯认
江苏法院网和如皋市人民法院网站公布了一起集资诈骗案的一审判决
江苏法院网和如皋市人民法院网站公布的一起集资诈骗案的一审判决。被告人木某和黄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并责令退赔非法所得款项。这起案件对网贷行业产生了警示作用,对频繁出现的欺诈性平台具有震慑力,有助于净化P2P行业。案件涉及非法集资、诈骗等罪名,法院根据案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