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政府根据法律规定,批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具体规定各项征地补偿费用的标准和金额。
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附着物补偿费和青苗补偿费。
征收土地时,应当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
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制定区片综合地价时,应综合考虑土地原用途、土地资源条件、土地产值、土地区位、土地供求关系、人口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调整或重新公布一次。
政府征收农民土地时,应合法进行项目规划,并按照法定程序给予被征收人合理补偿。先进行补偿,再进行征收。任何违反以上基本原则的征收行为都属于违法征收。被征收人有权拒绝签订征地补偿安置协议,并可以通过申请信息公开、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征收土地时,应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每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被征收的其他土地的补偿费和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收耕地的标准规定。
土地补偿费是用地单位根据法律规定向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支付的一种经济补偿,用以弥补其土地被征用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青苗补偿费是用地单位向种植青苗的单位和个人支付的一种补偿费用,用以弥补被征用土地上的青苗因征地而受到的毁损。
附着物补偿费是用地单位向被征用土地上的附着物(如房屋、其他设施)所在人支付的一种补偿费用,用以弥补这些附着物因征地而被毁损。
安置补助费是用地单位向被征地单位支付的一种补偿费用,用以弥补因征地而导致的富余劳动力问题。
政府违法征地的应对措施和法律举报渠道,包括被征收人向上级政府、公安机关或检察院举报的途径。同时,文章介绍了农村集体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青苗补偿标准和其他附着物的补偿标准。对于违法征地行为,被征收人应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关于征地补偿款被村委会截留的问题。法律规定土地征收补偿款应归农村经济集体成员所有,而村委会截留40%是违法行为。相关法律规定要求地方政府公告补偿方案并接受监督,同时强调征地补偿费的分配应通过民主议定程序决定。但需注意,土地补偿费和征地补偿不同,征地补
征地补偿标准的构成及项目,包括土地补偿费、青苗补偿费、附着物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具体标准和金额由市、县政府根据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来规定,包括确定土地被征用前平均年产值的方法,以及在必要时增加安置补助费以确保农民原有生活水平的补偿原则。
农村征地、安置房抵押贷款以及中学征地拆迁的货币补偿问题。农村征地通常会有货币补偿,补偿标准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安置房若无房产证,通常不能用于抵押贷款,需明确产权归属。中学征地拆迁也会有补偿,包括多项费用,补偿标准依当地政策和法规而定。全文旨在普及相关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