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侵权责任主体 > 校园侵权责任 > 未成年人在学校期间发生打架责任归属如何划分

未成年人在学校期间发生打架责任归属如何划分

时间:2022-01-11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05128
??未成年人在学校打架的,由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学校是否承担责任要看它有没尽到监护管理的职责。关于未成年人在学校期间发生打架责任归属的问题,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未成年人在学校期间发生打架责任归属是什么

1. 未成年人的侵权责任

根据《民法典》规定,未成年人在学校发生打架行为时,其监护人应承担侵权责任。学校是否承担责任则取决于学校是否履行了监护管理的职责。

2. 学校的责任承担

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受到人身损害的情况,学校应当承担责任。除非学校能够证明已尽到教育、管理职责,否则不承担责任。

3. 法律依据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时,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如果监护人尽到了监护职责,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对于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情况,应从其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如果赔偿费用不足,由监护人进行赔偿。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九条的规定,如果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时,监护人将监护职责委托给他人的,监护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如果受托人存在过错,将承担相应的责任。

什么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1.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定义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指的是无法独立行使民事法律行为能力的人,包括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具体来说,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被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实施。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也被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民事法律行为同样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实施。对于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如果他们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则适用前述规定。

2.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定义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指的是在某些方面受到限制,无法完全行使民事法律行为能力的人。包括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具体来说,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被视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可以进行与他们的年龄和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则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实施,或者在征得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后进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也被视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可以进行与他们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同样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实施,或者在征得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后进行。

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法律网咨询专业律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校园暴力判刑规定及具体年龄要求

    校园暴力的判刑规定及具体年龄要求。文章指出,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下特定罪行应负刑事责任。同时,校园暴力分为行为暴力、语言暴力和心理暴力,应采取措施预防并应对。为应对校园暴力,需具备依法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等,并搜集证据及时报告。每个人都应承担

  • 未成年女孩与他人发生性关系的法律规定

    未成年女孩与他人发生性关系的法律规定。强奸罪适用于与不满14周岁的女孩发生性关系的情况,不论女孩是否同意。对于超过14岁并自愿发生性关系的未成年女孩,则不涉及犯罪行为。对于未成年男孩与他人发生性关系的法律规定,强制猥亵罪和侮辱罪的适用对象扩大至包括男

  • 校园暴力证据收集的法律指导

    校园暴力证据收集的法律指导。在了解受害事实并与受害者充分交谈后,首要任务是收集可靠证据。证据收集步骤包括记录受害经过、保存诊断书、截图保存证据等。在收集到确凿证据后,与学校和施害学生父母沟通,使对方承认错误。同时,校园暴力后的维权措施要注意保证人身安

  • 应由谁来负责未成年人校园伤害事件

    未成年人校园伤害事件中,不同责任主体的职责界定。明确了学校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不因接受学生入学而承担监护职责,但在教育、管理和保护方面有过错时需承担责任。同时,监护人可以将监护职责委托给学校,但必须达成明确约定。校园伤害事件中,第三人包括校外第三人

  • 裸聊被威胁要求发生性关系,但未遂的,构成什么犯罪
  • 未成年男子与幼女发生性关系构成强奸吗
  • 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有哪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