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妨害公务罪案件中,根据案件的事实清楚程度、证据的确实充分程度以及法律的适用情况,人民法院可以做出以下审判结果:
(1) 如果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法院应当作出有罪判决。
(2) 如果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法院应当作出无罪判决。
(3) 如果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法院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妨害公务罪的审判程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
妨碍执行公务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其中,国家的正常管理活动是其主要客体,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人身权利是其次要客体。
妨碍执行公务罪的对象是依法正在执行职务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妨碍执行公务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形:
(1) 以暴力或者威胁的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
(2) 以暴力或威胁的方法阻碍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执行代表职务。
(3) 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或威胁的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4) 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和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即使未使用暴力或威胁的方法,但造成严重后果。
妨碍执行公务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
妨碍执行公务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对方是正依法执行职务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或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而故意对其实施暴力或威胁,使其无法执行职务。行为人的动机多种多样,例如为了个人利益、为了维护他人、出于对该工作人员的私怨或报复等。
警察着便衣未表明身份被打是否构成犯罪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打伤警察涉嫌妨害公务罪,可处以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罚金,若暴力袭击正在执行职务的警察,处罚更严厉。同时,打警察构成故意伤害罪,需承担经济赔偿。最终判决以法院宣判为准。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的拘留条件,公安机关可以根据不同情形对犯罪嫌疑人先行拘留,包括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被害人或在场人指认犯罪,发现犯罪证据,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在逃,有毁灭、伪造证据或串供可能,以及身份不明和有流窜作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或密切接触者拒不配合隔离治疗的法律责任。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将面临刑事处罚,包括有期徒刑和拘役等。同时,抗拒隔离可能涉嫌妨害公务罪,过失造成传染病传播将危害公共安全并受到相应处罚。
网上开设赌场罪主犯未归案时,能否开庭的问题。依据我国相关法律,如果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即便主犯未归案,也可以先开庭审理在案犯罪嫌疑人。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网上开设赌场罪的立案标准和刑责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