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限制减刑是指对特定的犯罪分子,限制其获得减刑时间、减刑期间的规定。
2、限制假释是指限制犯罪分子获得假释的规定。
3、限制减刑、限制假释的规定如下:
(1)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2)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3)贪污罪犯罪分子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4、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十条、第八十一条
在对象上面满足了条件还不行,这只是适用假释其中的一方面要求。另外,还要求罪犯在服刑期间是积极接受了教育改造、保质保量的完成劳动任务,有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想法和决心,当然坐牢的时候还要严格遵守监狱方面的规定和纪律,对自己之前所犯的罪刑有悔改之心,同时自身也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其中,没有再犯罪的危险,按照法律中的规定,这需要结合实际的一些情节、因素,综合分析考虑之后,才能确认是否真的不再具有再次犯罪的可能。并不是罪犯简单的说一句,以后自己不再做违法犯罪的事情,就可以确定其真的没有再犯罪的可能。
(1)如果犯罪分子属于未成年犯的话,则在适用缓刑的时候,往往不会卡的那么严,也就是说会适当的放宽条件限制。这其实也是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一种优待,毕竟未成年犯还小,主要还是以教育为主,而刑事处罚为辅。
(2)其次,要是经过认定,罪犯属于共同犯罪当中的主犯或者构成惯犯(有多次犯罪记录)、犯罪集团里面的首要分子、所犯之罪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罪名另外罪刑达到了规定的严重程度,有以上这些情况的罪犯,实际也是不能适用假释。
无期徒刑的起算时间、刑期计算规定及其相关特点与争议。无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宣判之日起计算,羁押的日期不折抵刑期。不同国家对于无期徒刑的存废存在争议。在中国刑法中,无期徒刑可减为有期徒刑,甚至可假释。无期徒刑与不定期刑是不同的概念,中国刑法未采用不定期刑
终身监禁的减刑假释问题,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被判处终身监禁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后被减为无期徒刑的裁定中,不得再进行减刑或假释。文章还介绍了不同类型的终身监禁,包括绝对终身监禁、裁量终身监禁和无假释终身监禁,并阐述了终身监禁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监狱机关执行国家刑罚的程序和职责,包括收监、减刑、假释等方面的内容。监狱负责监管和改造罪犯,对交付执行的罪犯进行身体检查,并严格检查其人身和携带物品。罪犯在服刑期间表现良好可以减刑,符合法律条件可以申请假释。整个刑罚执行过程遵循严格的程序,以确保公正
有期徒刑数罪并罚的假释条件,包括刑期限制、悔改表现、再犯罪风险以及特殊情况等。同时,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刑事立法对数罪并罚的规定,包括综合数罪、酌情定刑的吸收原则、限制加重原则和合并原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