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据法律规定,法定继承人没有继承遗产的期限限制。法定继承顺序的第一顺位是配偶、子女和父母,第二顺序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拥有继承权的人是同一顺位的所有继承人。
2.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了遗产的继承顺序:
(一)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在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如果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那么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在本编中,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1. 自行协商
在发生继承纠纷后,相关当事人可以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互相谅解和让步,就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进行协商,达成一个各继承人都愿意接受的协议,然后按照协议进行遗产分割。协商虽然是在产生纠纷的当事人之间进行,但也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1) 平等自愿原则:协商是在双方当事人都同意的情况下进行的,达成的协议也必须基于双方当事人的自愿。
(2) 合法原则:通过协商达成的协议本身必须合法,否则无效。需要注意的是,当事人在协商处理继承纠纷时,可以放弃自己的权利,但不能违法。
(3) 不损害国家、社会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原则:当事人在达成协议的过程中,不得为了各自的利益损害国家和社会的利益,或者侵害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否则不受法律保护。
2.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
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一种群众性组织。在发生继承纠纷后,如果相关当事人无法通过协商解决,可以请求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经过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达成协议后,各当事人都应当自觉遵守和履行。
3. 提起诉讼
在继承纠纷发生后,经过协商无法解决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无需经过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如果经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后仍未达成协议,任何一方都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放弃财产继承声明书能否提前写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意见,放弃继承权声明书不能在被继承人去世前提前准备,只能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作出。本文旨在分享这一法律知识,具体情况请咨询专业律师。
放弃遗嘱继承后是否仍有权继承的问题。继承人一旦表示放弃继承权并得到其他继承人认可,该行为即成立,一般不可反悔。恢复继承权需经人民法院决定,且必须在遗产处理前提出。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必须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作出,必须以明示方式表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
债务继承和遗赠中的债权追偿问题。法律规定,继承人或受遗赠人在遗产实际价值范围内承担债务责任。特殊情况下需为无劳动能力且无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生活费。催讨不当得利债务时,应限制追偿范围并适用民法通则,可返还原物。对于诉讼时效届满的债务,债权人可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有关专属管辖的规定。其中,因不动产纠纷、港口作业纠纷和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分别由不动产所在地、港口所在地以及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专属管辖是指某些特殊案件只能由特定法院管辖,当事人不得协议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