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缓刑期间,如果没有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则仍然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政治权利之一,用于公民选举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和其他公职人员。
2、法律依据:根据《刑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剥夺政治权利包括剥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游行自由、示威自由的权利、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根据《刑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一般为一年以上五年以下。
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计算和执行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如果被判处管制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则该刑期与管制的期限同时起算、同时执行。
如果判决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则按照判决执行的一般原则,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并执行。
如果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以及死缓、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则从徒刑、拘役执行完毕之日起或者从假释之日起开始计算。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当然施用于主刑执行期间。也就是说,在有期徒刑、拘役执行期间,这类犯罪人仍然被剥夺政治权利。而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但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人,在执行期间仍然享有政治权利。
如果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并因此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刑期,则从主刑执行之日起开始执行剥夺政治权利。
退赃20万元的犯罪行为是否能判缓刑的问题。根据我国刑法规定,退赃20万元不能判缓刑。对于诈骗犯罪,根据金额和情节的不同,刑期和处罚也有所不同。其中,对于符合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情形之一或存在特定犯罪行为的,不适用缓刑。
社区矫正对象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的减刑和缩短考验期的相关情形。符合遵守社区矫正管理规定、表现出悔改并积极回报社会等情形的社区矫正对象可以减刑并缩短考验期。对于判处缓刑的社区矫正对象,建议修订刑法,规定在缓刑期间接受教育改造并表现良好的可以减刑,并相应缩
盗窃犯罪适用缓刑的条件。根据法律规定,是否适用缓刑需要考虑犯罪行为是否轻微、犯罪人是否有悔罪表现、是否可能再次犯罪等因素。同时,对于特定人群如未成年、孕妇和老年人等,在符合缓刑条件时应宣告缓刑。但盗窃犯罪是否适用缓刑需根据案件实际情况具体判断,并非所
正当防卫、犯罪预备、自首等行为的法律处理情况,同时介绍了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和行贿罪的相关规定。犯罪者若在犯罪后被认定有罪但可获得减轻或免除处罚。关于缓刑的执行程序,一般由法院宣告后交有关机关执行,具体执行机关因国家司法机关体制和缓刑内容而异。被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