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缓刑期间,如果没有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则仍然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政治权利之一,用于公民选举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和其他公职人员。
2、法律依据:根据《刑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剥夺政治权利包括剥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游行自由、示威自由的权利、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根据《刑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一般为一年以上五年以下。
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计算和执行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如果被判处管制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则该刑期与管制的期限同时起算、同时执行。
如果判决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则按照判决执行的一般原则,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并执行。
如果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以及死缓、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则从徒刑、拘役执行完毕之日起或者从假释之日起开始计算。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当然施用于主刑执行期间。也就是说,在有期徒刑、拘役执行期间,这类犯罪人仍然被剥夺政治权利。而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但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人,在执行期间仍然享有政治权利。
如果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并因此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刑期,则从主刑执行之日起开始执行剥夺政治权利。
我国缓刑的多次适用问题,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缓刑次数限制,是否能再次适用缓刑需视具体案件和犯罪嫌疑人态度而定。缓刑的适用条件包括犯罪情节、悔罪表现等。法院在宣告缓刑时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可在缓刑考验期内对犯罪分子的活动进行限制。
判决前认罪能否判处缓刑的问题。取决于是否符合缓刑条件,被告人自愿认罪并符合缓刑条件才有可能被判处缓刑。根据《刑法》规定,缓刑有一定考验期,附加刑仍需执行。诉讼过程中可委托刑事律师帮助争取缓刑。
分公司注册的问题。分公司无需注册资本金,其作为母公司的分支机构存在,没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责任由母公司承担。同时,文章还探讨了缓刑期间是否可以注册公司的问题,缓刑期的人可以注册公司,但需遵守社区矫正规定,不得对矫正执行产生不良影响。
从犯量刑是否可以降两个档的问题,指出需要根据具体案件情况综合判断。文章还介绍了引用最高院量刑指导意见判案所需的时间及缓刑期间应注意的事项。在缓刑期间,需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有任何违法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