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价证券诈骗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的自然人,单位不构成本罪。
有价证券诈骗罪侵犯的客体包括国家对有价证券的发行、管理制度以及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有价证券诈骗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犯罪,并且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有价证券诈骗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库券或者国家发行的其他有价证券,以欺骗行为获取数额较大的财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七条规定,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库券或者国家发行的其他有价证券,进行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将被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将被处以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将被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有价证券诈骗罪与一般诈骗罪在客观方面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有价证券诈骗罪的犯罪行为仅限于使用伪造、变造的有价证券进行诈骗,而一般诈骗罪则采用更多样化的手段,例如编造谎言来骗取钱财。
有价证券诈骗罪侵害的是复杂客体,即国家的有价证券管理制度和公私财产所有权。而一般诈骗罪侵害的是单一客体,即公司的财产所有权。
2、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库券或者国家发行的其他有价证券,进行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应予立案。
有价证券诈骗罪立案标准为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库券或者国家发行的其他有价证券进行诈骗活动,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单位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应当立案追诉。
犯罪分子利用伪造的国库券或者其他的有价证券来诈骗他人的钱财,违反了国家有价证券的管理制度,也使他人的财产受到了损失,这种行为构成了有价证券诈骗罪,根据诈骗的具体的数额和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来对犯罪分子判处相应的量刑。
而具体判刑多少年,要依据实际的案情才能确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属于诈骗罪数额较大;刑法其余各章节分别规定了集资诈骗罪、贷款诈骗罪、金融票证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有价证券诈骗罪、保险诈骗罪、合同诈骗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