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缓刑 > 缓刑期间受谁监控

缓刑期间受谁监控

时间:2022-02-15 浏览:4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07984
依据《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的规定,缓刑人员实行社区矫正服务,缓刑人员自判决书生效后10日内,到社区矫正机构报到。所以,缓刑人员接受社区矫正机构的监控。关于缓刑期间受谁监控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缓刑期间的监控责任

1. 社区矫正机构的职责

在缓刑期间,缓刑人员接受社区矫正机构的监控,社区矫正机构的职责包括:

(1)进行调查评估,提出评估意见;

(2)接收社区矫正对象,核对法律文件、核实身份并办理接收登记,建立档案;

(3)组织入矫和解矫宣告,办理入矫和解矫手续;

(4)建立矫正小组,组织矫正小组开展工作,制定和执行矫正方案;

(5)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监督管理,实施考核奖惩,审批会客、外出、变更执行地等事项,了解掌握社区矫正对象的活动情况和行为表现,组织查找失去联系的社区矫正对象,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6)提出治安管理处罚建议,提出减刑、撤销缓刑、撤销假释、收监执行等变更刑事执行建议,并依法提请逮捕;

(7)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教育帮扶,开展法治道德等教育,协调有关方面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组织公益活动等;

(8)向有关机关通报社区矫正对象情况,并送达法律文件;

(9)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进行管理、监督、培训,落实职业保障;

(10)履行其他依法应当履行的职责。

2. 法律依据

以上职责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第九条。

缓刑期间的遵守规定

1. 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是指缓刑人员应遵守国家法律、国务院行政法规,并自觉服从公安机关、所在单位以及基层组织的监督。

2. 报告活动情况

缓刑人员应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定期或不定期地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包括思想改造和遵纪守法等方面的情况。

3. 遵守会客规定

缓刑人员应遵守公安机关对会客的要求和规定。

4. 离开居住地的规定

缓刑人员如果需要离开居住的市、县或迁居,必须经过考察机关的批准,未经批准不得擅自离开居住的市、县或迁居。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赔偿到位能否判缓刑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缓刑的相关法律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要想宣告缓刑,需满足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等条件。在交通肇事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如果肇事者符合这些条件并进行积极赔偿,可被判处缓刑。附加刑仍需执行,并可能根据

  • 司法局是否可以判处犯罪分子缓刑

    司法局在判处犯罪分子缓刑方面的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对于符合一定条件的犯罪分子可以考虑宣告缓刑,包括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等。法院也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对犯罪分子进行限制。同时,如果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需执行

  • 社区矫正对象的减刑和缩短考验期的情形

    社区矫正对象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的减刑和缩短考验期的相关情形。符合遵守社区矫正管理规定、表现出悔改并积极回报社会等情形的社区矫正对象可以减刑并缩短考验期。对于判处缓刑的社区矫正对象,建议修订刑法,规定在缓刑期间接受教育改造并表现良好的可以减刑,并相应缩

  • 缓刑的前提条件

    缓刑适用的前提条件。首先,犯罪分子需被判拘役或以下有期徒刑,且罪行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其次,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需良好,推测适用缓刑不会再次危害社会。最后,累犯和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 犯罪人员养老保险的处理方式
  • 黄赌毒是否可适用缓刑
  • 刑罚罚金的标准是多少啊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