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假释 > 财产刑未履行能减刑和假释吗

财产刑未履行能减刑和假释吗

时间:2022-02-17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08171
如果有履行能力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的,符合减刑条件,可以减刑,但减刑幅度要从严掌握;对于生效裁判中有财产性判项,罪犯确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或者不全部履行的,不予假释。关于财产刑未履行能否减刑和假释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财产刑未履行对减刑和假释的影响

1. 财产刑未履行的减刑规定

(1) 如果犯罪分子有履行能力但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财产刑,符合减刑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减刑。然而,减刑的幅度必须从严掌握。

(2) 对于在生效裁判中被判处财产刑,而罪犯确实有履行能力但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的情况,不予假释。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规定》第七条、第二十七条

2. 犯罪嫌疑人的假释条件

犯罪嫌疑人无法申请假释,因为他们尚未接受人民法院的审判,罪名尚未确定,也可能被判无罪。而且,假释申请必须由服刑人员提出。

以下是犯罪嫌疑人假释的条件:

(1) 对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必须执行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以上;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必须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减为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后,必须实际执行十五年以上。该实际执行时间应从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如果罪犯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表现出确实悔改且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可以申请假释。

(2) 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罪犯,不得假释。对于因上述情形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即使减为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也不得假释。

(3) 对于在生效裁判中被判处财产刑,而罪犯确实有履行能力但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的情况,不予假释。

(4) 在决定罪犯假释时,应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5) 罪犯在减刑后再次假释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一年;对一次减去一年以上有期徒刑后决定假释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一年六个月。如果罪犯减刑后剩余刑期不足两年,可以适当缩短时间间隔。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可以合并执行没收全部财产和罚金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财产刑若干问题的规定》,对于犯罪分子犯有多项罪行并判处罚金和没收财产的情况,应合并执行财产刑。没收财产和罚金在适用对象、内容和执行方式上存在区别。对于没收全部财产的情况,只执行没收财产刑。

  • 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

    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建立该制度有助于国家掌握犯罪信息,制定和调整刑事政策,维护社会秩序,并保障犯罪人员的合法权益。我国在这方面已有所进展,但仍需按照基本要求逐步推进,包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框架内工

  • 无期徒刑的假释条件和限制

    无期徒刑假释的相关条件和限制。法律依据上,犯罪分子需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的刑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并表现悔改态度等才能申请假释,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不受执行刑期限制。假释条件包括实际执行时间、监规遵守情况、悔改态度和是否再犯罪等。累犯及严重暴力犯罪不

  • 法律对假释的期限限制

    中国法律对假释期限的限制。对于被判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假释考验期限为未执行完毕的刑期;对于被判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假释考验期限则依照特定规定。同时,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不受执行刑期的限制进行假释,如罪犯有重大发明创造、基本丧失活动能力、具备专门技能等。

  • 假释家属需要做什么
  • 假释制度及其适用条件
  • 社区矫正适用对象的范围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