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互联网金融 > 互联网金融犯罪 > 非法集资罪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非法集资罪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时间:2022-02-24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08467
我国没有非法集资罪,有非法集资行为的,可能构成集资诈骗罪或者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个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20万、单位100万以上;个人集资诈骗10万、单位50万,就会构成犯罪。关于非法集资罪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非法集资罪的认定标准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认定标准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可能构成集资诈骗罪或者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对于这两种罪行的认定标准如下:

  1. 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
  2. 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30人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50人以上的;
  3. 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
  4. 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二、集资诈骗罪的认定标准

对于进行集资诈骗的行为,追究刑事责任的标准如下:

  1. 个人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
  2. 单位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在15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数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

法律依据

根据《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第五条

集资诈骗罪非法占有的目的的认定

对于集资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主要包括以下情形:

  1. 募集人集资后不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与筹集资金规模明显不成比例,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
  2. 募集人肆意挥霍集资款,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
  3. 募集人携带集资款逃匿;
  4. 募集人将集资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
  5. 募集人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返还资金;
  6. 募集人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逃避返还资金;
  7. 募集人拒不交代资金去向,逃避返还资金;
  8. 其他可以认定非法占有目的的情形。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银行员工非法集资的立案标准

    银行员工非法集资的立案标准以及非法集资的主要特征和危害。根据相关规定,个人或单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达到一定数额即可追诉刑事责任。非法集资主要特征包括未经批准筹集资金、承诺给予投资回报和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集资目的等。其危害包括扰乱

  • 挂名法人代表参与非法集资的刑事责任

    挂名法人代表参与非法集资的刑事责任,明确指参与非法集资行为的法人代表会受到刑法中相关规定的惩处。挂名法人代表存在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等多重风险,且特定情况下还可能面临人身自由风险。因此,担任公司法人代表需谨慎,避免陷入法律风险。

  • 充值活动是否构成非法集资

    充值活动是否构成非法集资的问题。企业向顾客提供预储值服务并承诺优惠,若吸纳资金数额较大且未经审批,可能涉嫌非法集资。但如果仅为顾客办理会员卡用于打折等合法经营行为,则不构成非法集资。非法集资通常涉及不具备主体资格的集资者向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还本付息等

  • 刑法中非法集资两千万判几年

    刑法中非法集资的判决标准。根据相关法律解释,个人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单位在100万元以上等情况下,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还解释了集资诈骗的数额认定标准。最终,是否追究刑事责任还需考虑资金用途、归还数额及造成的社会影响等

  • 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
  • 非法集资会构成哪些犯罪
  • 非法集资会没收老婆的财产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