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夫妻诉讼离婚的期间,双方均拒绝抚养子女的,人民法院可以先行裁定暂由一方抚养。
2、如果判决后,当事人不履行判决书抚养子女的,法院可以采取强制措施。
3、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六十条、第六十一条
父母协议离婚时,双方自主决定孩子的抚养权归属。如果实在难以确定的,建议可以按照法院判定的以下方法:
1、两人的生育能力
比如一方已经做了绝孕手术的,那么另一方可以多照顾一点。
2、两人的经济收入
既然双方都想要抚养孩子,都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那么可以从双方的经济收入差别进行选择。
3、两人的文化水平
为保证孩子的文化教育,可以将孩子协商交给文化程度较高的一方。
4、两人的工作性质
比如一方要经常出差、早晚班等,难以顾及孩子的,那么可以考虑将孩子归于另一方。
5、两人的生活习惯
比如一方生活习惯是日夜颠倒,那么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可以考虑给另一方抚养。
6、孩子的生活环境
这点可以看双方的居住地,谁的住所基础设施更全、更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即可考虑为抚养人。
7、两人的父母意愿
双方离婚后,单靠一方很难抚养孩子,所以双方的父母也可以作为重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不受法律保护的婚姻所生子女的抚养问题,法院会根据子女的利益最大化原则确定抚养权归属。在夫妻离婚时,子女抚养权的归属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双方的抚养条件、孩子的意愿等。协议离婚时孩子的抚养权归属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婚后孩子的判决依据,主要考虑父母双方的经济状况、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孩子的意愿以及父母的品德和教育方式。同时,文章还涉及了婚内财产是否可以留给孩子以及婚后存在孩子名下的钱是否属于共同财产的问题。对于前者,可以通过遗嘱或协议等合法方式处理;对于后者,需
离婚时3岁以下孩子的抚养权判决问题。对于未满两岁的孩子,通常母亲是主要的抚养者,但具体情况还需考虑父母双方的能力、家庭环境等因素。如果父母无法达成协议,法院将按照最有利于孩子的原则做出决定。此外,如果女方再婚并希望追回抚养权,可以通过协商或诉讼解决,
抚养义务是否能因放弃抚养权而免除的问题。抚养责任并不因放弃抚养权而减轻或豁免,父母有责任为子女提供生活和教育的保障。监护权和抚养权在法律上有关联,但概念不同。离婚后,子女抚养权可以变更,一方或双方经济或抚养能力发生重大变化时,可协商或起诉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