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提条件是被拘留人依法申请了行政复议或者提起了行政诉讼。
2、被拘留人针对行政拘留提出了暂缓执行的申请。
3、公安机关认为对被拘留人执行暂缓行政拘留不致发生社会危险的。
4、被拘留人或者其近亲属提出了担保人或者交纳了一定保证金的。
5、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
行政拘留与刑事拘留区别如下:
1、两者适用的对象不一样,行政拘留的对象是一般违法行为的人。
2、二者的法律性质也有所不一样。刑事拘留没有惩罚性,行政拘留是具有处罚性。
3、二者的目的有所不同。刑事拘留主要是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行政拘留主要是进行处罚和教育。
4、二者的羁押的时间期限不一样,行政拘留的最长的期限是20天。
5、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当事人录假口供的法律后果。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当事人伪造证据或提供虚假证言将会受到处罚,包括拘留和罚款等。情节严重者还可能构成犯罪,受到刑事处罚。因此,建议当事人不要录假口供,遵守法律。
行政拘留暂缓执行的担保人应具备的条件。包括与本案无牵连、享有政治权利且人身自由未受限、在当地有常住户口和固定住所,以及有能力履行担保义务。担保人需满足这些条件才能申请行政拘留暂缓执行并履行其担保职责。
被行政拘留后的救济途径,包括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暂缓执行行政拘留。被处罚人不服行政拘留决定时,可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同时,还可以申请暂缓执行行政拘留。此外,文章还涉及了行政案底的保留和消除问题,案件档案不会因时间而自动消除,除非被处理人去世。
治安案件查处主体的相关内容。文中介绍了违法行为主体的分类以及公安机关在办理治安案件时应遵循的原则,包括以事实为依据、错罚相当、公开、公正、保障人权、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等原则。同时,还详细阐述了治安管理处罚的公开,包括依据、程序、内容、结果的公开以及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