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拒不交还遗失物,数额较大的,是侵占罪。应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1、犯罪客体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本罪的犯罪对象为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和埋藏物。
2、犯罪客观方面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将他人的交由自己代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这里“数额较大”是指侵占5千元到2万元之间,各地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自行确定。
3、犯罪主体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
4、犯罪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属于他人交与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为己有。过失不能构成本罪。
职务侵占罪的刑罚结果。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和相关法律条文,不同数额的职务侵占罪行有不同的量刑起点和刑罚幅度。公司、企业等单位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将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将会受到法律制裁,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财产没收等。同时,法律也对董事、监事和高级
侵占罪、盗窃罪与诈骗罪之间的区别。三者中,盗窃罪和侵占罪都涉及非法占有,但时间点不同。侵占罪涉及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等三种财物,主体为一般自然人,主观上必须出于故意。诈骗罪则是基于受害人的受骗,不完全违背受害人的意思表示。在区分这三种罪行时,需关注其侵
仓管盗窃与职务侵占的区别。仓库人员的盗窃行为应按照盗窃罪追究法律责任,而非职务侵占罪。两者在法律上有明显区别,包括犯罪故意产生的时间、犯罪对象和客观表现等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两种犯罪的处罚也有所不同。
遗忘物和偷窃的定义和区别。遗忘物是非基于物权权利人的本意脱离权利人的占有,拾得遗失物应当归还失主。而偷窃则是基于自己或第三人的无正当权利占有,擅自取走他人财产的行为。此外,文章还详细描述了盗窃罪的五种情形以及侵占罪与盗窃罪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