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被告人是盲、聋、哑人。
(2) 被告人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被告人是未成年人。
案件有重大社会影响。
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被告人对指控的犯罪事实、罪名、量刑建议或者适用速裁程序有异议。
被告人与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没有就附带民事诉讼赔偿等事项达成调解、和解协议。
辩护人作无罪辩护。
其他不宜适用速裁程序的情形。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百七十条。
当社会上出现涉嫌犯罪的事件时,侦查机关会根据有关单位或个人的报案、控告、举报以及犯罪嫌疑人自首等原因介入,并进行初步调查。如果侦查机关认为该事件存在犯罪事实并应对犯罪人追究刑事责任,便会立案,启动刑事诉讼程序。
侦查机关在立案后开始进行侦查工作。侦查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找到犯罪人,二是收集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阻碍诉讼的正常进行,例如串供、毁灭证据、逃跑、自杀等情况,侦查机关可以采取不同程度的强制措施,如取保候审、拘留、逮捕等。公安机关为了弄清事实真相和收集证据,有权讯问犯罪嫌疑人和询问证人,进行勘验、检查、搜查,扣押物证、书证,组织鉴定、发布通缉令等侦查措施。
检察院在接到侦查机关移送的案件后,进入审查起诉阶段。在这一阶段,检察院会对《起诉意见书》以及全部案卷材料和证据进行全面审查,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被害人的意见,听取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委托人的意见,调查核实其他证据。如果认为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需要进一步侦查,检察院可以决定退回侦查机关补充侦查。
法院在收到并审查检察院移送起诉的案件后,除涉及国家秘密或个人隐私的案件外,一般会公开开庭审理。法庭审理后,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法院将分别作出相应的判决。
法院对犯罪嫌疑人的公诉程序,包括公诉的定义与目的、移送审查起诉案件的受理程序以及案件管辖权的处理。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移送的案件进行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案件将填写受理审查起诉登记表。对于管辖权的处理,同级案件、上下级案件及一人犯数罪等情况都有明确的处理方
审判证据不足时的程序。当证据不足时,案件会移送到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如证据不足可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最多两次,每次一个月。若经两次补充侦查后证据仍不足,检方将做出不起诉决定。审查起诉阶段一般一个月,重大案件可能延长半个月。检察院提起公诉后,案件进入法
刑事案件开庭审判的程序,包括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阶段,并规定了延期审理的情形和第一审程序的期限。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哪些案件能适用简易程序,包括公诉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可能判处较轻刑罚的案件,以及告诉才处理的案件。简易程序是对第一审普通程序的
刑事案件中的撤案程序。在派出所立案侦查过程中,若事实不清或证据不足,可停止侦查。自诉刑事案件中,自诉人可在判决前与被告人和解或撤回自诉,但涉及特定情况则不适用调解。公诉案件的撤案决定权在检察机关,受害者可就刑事附带民事部分接受调解。根据刑事诉讼法,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