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医鉴办接受两种形式的委托:医患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卫生行政部门交由医学会组织鉴定的委托。
1. 医鉴办接到委托书后,进行审核并出具受理通知书。
2. 自受理之日起5日内,通知双方当事人提供鉴定所需的材料。
1. 医鉴办根据事故争议所涉及的学科,确定专家鉴定组的构成和人数。
2. 原则上至少为3人以上的单数,主要学科的专家不少于专家鉴定组成员的1/2。
1. 医鉴办在召开鉴定会前1周内通知医、患、鉴定专家三方。
2. 出席鉴定的双方当事人每一方人数不得超过3人。
3. 专家组进行讨论,经合议根据半数以上专家鉴定组成员的一致意见形成鉴定结论,并制作《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1. 任何一方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鉴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原受理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或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条规定了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情况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情况下,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根据《标准》,医疗事故鉴定等级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情况。
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情况。
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情况。
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情况。
根据伤残等级的不同,赔偿指数也有所不同:
(1) 一级乙等医疗事故为一级伤残,赔偿指数100%。
(2) 二级甲等医疗事故为二级伤残,赔偿指数90%。
(3) 二级乙等医疗事故为三级伤残,赔偿指数80%。
(4) 二级丙等医疗事故为四级伤残,赔偿指数70%。
(5) 二级丁等医疗事故为五级伤残,赔偿指数60%。
(6) 三级甲等医疗事故为六级伤残,赔偿指数50%。
(7) 三级乙等医疗事故为七级伤残,赔偿指数40%。
(8) 三级丙等医疗事故为八级伤残,赔偿指数30%。
(9) 三级丁等医疗事故为九级伤残,赔偿指数20%。
(10) 三级戊等医疗事故为十级伤残,赔偿指数10%。
医疗事故的鉴定与处理流程。首先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并保存相关病历资料,然后得出医学会的医疗事故鉴定报告。接着依据条例规定计算赔偿基数,包括各项费用如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最后计算赔偿总额,由保险公司或医疗机构进行赔付。赔偿问题是处理医疗事故的
医疗事故鉴定的必要性及程序。鉴定非强制,可在双方协商、卫生行政部门介入或法院委托下进行。鉴定流程包括双方陈述、提问和医学检查、讨论和形成鉴定结论等步骤。医学会组织专家鉴定组进行鉴定,并出具鉴定书。如当事人对首次鉴定结论不服,可申请再次鉴定。
不同领域人体损伤鉴定的标准及其适用范围。包括轻微伤、轻伤、重伤、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医疗事故分级标准等。文章详细说明了各类鉴定标准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涉及法律、工伤、职业病等多个领域。同时,文章还涉及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和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等。
医疗事故认定依据中关于诊断失误的过错问题。文章详细阐述了问诊、检查、鉴别诊断等方面的过错情形,包括实施检查、未实施检查、体格检查、辅助检查以及鉴别诊断等方面的具体错误。同时,文章也讨论了治疗失误的过错,包括治疗方法选择、治疗时机选择以及用药的过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