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交通事故对方故意拖着不处理时,受害人可以向交警部门申请调解。
如果对方拒绝调解,受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八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解决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争议:
(一)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
(二)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
(三)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根据第八十七条的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合法、公正、自愿、及时的原则进行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调解应当公开进行,除非当事人申请不予公开。
根据第八十八条的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与当事人约定调解的时间、地点,并在调解时间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如果口头通知,应当记入调解记录。如果调解参加人因故不能按期参加调解,应当在预定调解时间一日前通知承办的交通警察,请求变更调解时间。
以下情况将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当事人明知发生交通事故后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
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离开事故现场。
当事人有酒后驾车、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
当事人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
当事人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
当事人在接受调查期间逃匿。
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
当事人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且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
以上八种行为可以认定为交通事故逃逸行为,并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追究肇事者的刑事责任。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时间限制及相关处理方式。根据不同情形,制作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期限有所不同。当事人对责任认定有异议的,可在接到认定书之日起3日内向上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复核,复核结果一般具有最终性。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的普及率也在逐渐增加。然而,饮酒驾车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酒后驾车会导致驾驶者意识模糊,如果酒驾导致他人骨折,应该如何赔偿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交通肇事刑事案件的解释,如果交通肇事导致一人死亡或三人以上重伤,并负有全部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制定了本条例。本条例适用于中国境内的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要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本条例。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协调机制,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制定管理规
当发生交通事故导致人员死亡,如果对方以没有钱赔偿为理由,应立即报警处理。交警部门会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对于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