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种类 > 管制 > 个人挖矿会坐牢吗

个人挖矿会坐牢吗

时间:2022-03-25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14852
不一定会坐牢,个人非法开采矿产,对矿产资源价值造成损害的,由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罚,不追究刑事责任。只有构成刑法规定的犯罪要件的,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才会被判刑坐牢。个人挖矿也不合法坐牢吗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个人挖矿会坐牢吗

1.不一定会坐牢,必须具备一定的情节,导致一定的后果,并且经责令停止开采而拒不执行的,才构成非法采矿罪。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 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擅自进入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和他人矿区范围采矿,或者擅自开采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采取破坏性的开采方法开采矿产资源,造成矿产资源严重破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二、非法采矿罪的犯罪构成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矿产资源和矿业生产的管理制度以及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根据我国《宪法》和《矿产资源管理法》的规定,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国家保障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用任何手段破坏矿产资源。但是,国家可在不改变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性质的前提下,按照所有权和采矿权适当分离的原则,将矿产资源的开采权依法授予特定的组织或个人,并有权对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采矿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因而,所谓国家对矿产资源的管理制度,主要是指国家依法对采矿单位或者个人所制订的一系列行政管理制度的总称。国家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实行严格的管理,禁止无证开采和超越批准的矿区范围采矿。近几年来,非法采矿活动十分严重,因此必须将其规定为犯罪行为,予以严厉打击。

本罪的对象是矿产资源,是指在地质运动过程中形成的,蕴于地壳之中的,能为人们用于生产和生活和各种矿物质的总称。其中包括各种呈固态、液态或气态的金属、非金属矿产、燃料矿产和地下热能等。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违反矿产资源保护法的规定,非法采矿,矿产资源破坏的行为。

非法采矿,即无证开采,是指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的,进入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和他人矿区范围采矿的,擅自开采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或者虽有采矿许可证,但不按采矿许可证上采矿范围等要求的,经责令停止开采后拒不停止开采,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但一般限于直接责任人员,具体包括国营、集体或乡镇矿山企业中作出非法采矿决策的领导人员和主要人员以及聚众非法采矿的煽动、组织、指挥人员和个体采矿人员。

4、主观要件

本罪主观上出于故意。其主观目的是为获取矿产品以牟利。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盗窃行为的法律规定及处罚

    盗窃行为的法律规定及处罚。文章指出,盗窃行为是侵犯财产的犯罪行为,即使未遂也构成违法,应及时报警。盗窃罪包括既遂和未遂,量刑不同,未遂犯可从轻或减轻处罚。若盗窃行为成功并满足立案标准,将面临坐牢、有期徒刑等刑事责任。

  • 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执行法》以完善刑事法律体系

    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执行法》的必要性。现行法律对刑罚执行问题的规定不完善,且《监狱法》作为刑事执行法的主要部分,其法律地位和学科发展受到制约。建立刑事执行法有助于完善刑事法律体系,促进监狱学的学科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随着该法的颁布实施,刑事执行法

  • 主要责任不要谅解书会坐牢吗

    交通事故主要责任者在取得谅解书的情况下,是否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坐牢的问题。根据具体案情和法律规定,主要责任者的刑事责任取决于事故的具体情况,包括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如果满足一定的交通肇事情形,将会受到刑事处罚,但具体情况需结合法律规定和案情来

  • 管制刑的主要内容

    管制刑的主要内容,包括其对象、特点、限制自由的具体内容、期限、执行方式等。管制刑是一种开放性刑罚方法,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同时需要群众的监督。管制刑具有期限,并在执行中遵守法律、行政法规等规定。被判处管制刑的犯罪分子应依法实行社区矫正,违反禁止令将受

  • 车祸致一人重伤要坐牢吗
  • 校园欺凌事件的施暴者会坐牢吗
  • 离婚后不给抚养费会坐牢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