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公证法 > 公证程序 > 如何进行遗嘱的公证

如何进行遗嘱的公证

时间:2022-03-29 浏览: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16232
1、公民,法人申请公证,应当向公证处提出,并填写公证申请表。2、公民,法人申请公证应当提交材料.3、符合条件的申请,公证处应予受理。4、公证处受理公证申请后,应进行分类登记。5、公证处受理公证申请后,应按规定标准向当事人收取公证费。关于如何进行遗嘱公证的问题,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如何进行遗嘱公证

1、公民,法人申请公证,应当向公证处提出,并填写公证申请表;

2、公证申请表应填写下列内容:

(1)申请人及其代理人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住址等;申请人为法人的,应证明法人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等;

(2)申请公证的事项及公证书的用途;

(3)提交材料的名称、份数及有关证人的姓名、住址;

(4)申请的时间及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申请人应在申请表上签名或盖章。申请人填写申请表确有困难的,可由公证人员代为填写;

3、公民,法人申请公证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1)身份证明,法人资格证明及其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明;

(2)代理人代为申请的,须提交授权委托书或其它有代理权资格(法定代理、指定代理)的证明;

(3)需公证的文书,如合同、遗嘱、毕业证等;

(4)与公证事项有关的财产所有权证明;

(5)与公证事项有关的其它证明材料;

(6)公证人员认为应当提交的其它证明材料;

4、符合下列条件的申请,公证处应予受理:

(1)申请人与申请公证的事项有利害关系;

(2)申请公证事项的当事人,利害关系人之间对申请公证的事项无争议;

(3)申请公证的事项,属于公证处的业务范围;

(4)申请公证的事项属于本公证处管辖。对不符合条件的申请,公证处应作出不予受理决定,并通知申请人;

5、公证处受理公证申请后,应进行分类登记;

6、登记事项包括,公证类别(如继承、收养、借款合同等)、当事人姓名(名称)、代表人(代理人)姓名、受理日期、承办人、审批人、办结日期、结案方式、公证书编号等;

7、公证处受理公证申请后,应按规定标准向当事人收取公证费;

8、公证办结后,经核定的公证费数额与预收数额不一致的,应当办理退还或补收手续。当事人交纳公证费有困难,应提出书面申请,由公证处主任或副主任决定是否减免;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九条 【公证遗嘱】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构办理。

二、遗嘱书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1、立遗嘱人的姓名、年龄、性别等;

2、立遗嘱人的家庭情况;

3、订立遗嘱的原因;

4、遗嘱处分的财产状况(名称、数量、所在地点以及是否共有、抵押等);

5、处分财产的种类、名称、数量和所在地等;

6、遗嘱受益人姓名、性别、年龄等;

7、对财产及其它事务的处理意见;

8、遗嘱的份数、保留以及是否有执行人执行等;有遗嘱执行人的,应当写明执行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

9、遗嘱制作的日期以及遗嘱人的签名。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婚后财产公证在哪里部门办理手续

    婚后财产公证的办理部门及流程。婚后财产公证在当地的公证处办理,当事人需携带相关材料前往公证处。不同地区的公证处办理手续可能存在差异,可提前咨询。此外,也可以在律师事务所或一些金融机构、法律服务平台进行婚内财产公证。在信宜市,夫妻财产公证通常前往当地的

  • 婚后财产公证什么证件有效

    婚后财产公证所需的证件及其有效性,包括身份证、结婚证、财产权属证明等。还讨论了是否需要请律师进行公证以及公证后债务的处理方式。进行婚后财产公证时,应确保提供的证件真实有效,遵循法定程序以保障公证的法律效力。是否请律师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公证后,债务由一

  • 婚内财产公证费用收费标准

    婚内财产公证费用的收费标准及其受哪些因素影响,并介绍了财产公证在婚前和婚后的区别。另外,文章还详细说明了婚后如何进行财产公证的流程,包括提交材料、审查、起草协议、签字盖章等步骤。

  • 婚内怎么财产公证

    婚内财产公证的步骤和重要性。在婚内,双方需共同向公证机构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经过审查后制作公证文书,并签名盖章支付公证费用。婚后财产公证流程类似,强调自愿、平等基础,不得存在欺诈胁迫。结婚做财产公证可明确财产归属,避免纠纷,维护婚姻稳定。

  • 婚后还能做财产公证吗现在
  • 深圳公租房一个人公证多少
  • 如何进行婚后财产公证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