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为人犯故意杀人的教唆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如果行为人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一般情况下,对于犯故意杀人罪的行为人,应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法律依据:《刑法》
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1、教唆他人犯罪的,属于杀人罪的共同犯罪,应以故意杀人罪予以处罚。
2、法律规定《刑法》第二十九条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自首认定中的自首认定要素和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认定,以及提起自诉的条件。自首认定可从投案的时间、自动性、投案对象和投出对象来把握;如实供述则关注个体对自己行为的认识及未供述真实身份的情况。提起自诉需满足适格自诉人、明确的被告人和具体的诉讼请求,以及属于
我国刑法中关于刑事责任年龄规定的缺陷与完善需求。一方面,现行刑法未将绑架并杀害被绑架人的情形纳入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的犯罪范围,导致一些犯罪分子逃避法律制裁。另一方面,缺乏刑事责任年龄的上限规定也是不科学的。因此,有必要完善刑法中刑事责任年龄的相关规定
寻衅滋事罪的追诉期限及其中情节恶劣的认定。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追诉期限由可能判处的最高刑决定。文章还详细列举了认定情节恶劣的具体情形,包括殴打他人、破坏社会秩序等,并说明了当案件中存在这些行为之一时,应被认定为情节恶劣。
根据《刑法》第232条和第234条的规定,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对于行为人入室杀人的情况,如果情节较轻,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情节严重,可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此外,根据第234条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