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纠纷 > 医疗损害 > 有哪些情形不是医疗过错

有哪些情形不是医疗过错

时间:2022-04-06 浏览: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17067
不属于医疗过错的情形:1、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2、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3、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4、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等等。关于有哪些情形不是医疗过错的问题,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有哪些情形不是医疗过错

1、《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医疗事故:

(一)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

(二)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

(三)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

(四)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

(五)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

(六)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

2、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三条。

二、医疗过错的审查范围有哪些

1、患者的知情权、医疗措施选择权有没有得到保障。通常,鉴定机构审查的范围是病案中有无相关告知书、同意书等书面证据;

2、缺少这类证据,即可直接认定医疗机构侵犯了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3、对医疗机构告知说明义务的履行审查完毕后,针对未完成这一义务者,就要继续审查该不作为是否与损害后果有关。

4、根据患者病情所实施的必要的检查是否完善(不包括过度检查),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则继续考察该不作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5、采取的诊疗措施是否得当,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则继续考察该不当的诊疗行为与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6、大体上,医疗损害案件中,鉴定机构对因果关系的审查,主要就是围绕上述三个方面进行的。上述第三个方面的审查范围非常宽泛,也至关重要,因为几乎所有的医疗损害案件最终都要回到这方面的审查上来。而且,随着医疗机构更注重形式上的规范性,知情权、选择权的突破口渐渐被封堵。因此,在鉴定程序中对有关诊疗措施是否得当的审查,就成为重中之重。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未取得药品许可证的处罚措施及依据

    未取得药品许可证的处罚措施及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相关规定,未取得药品许可证的单位应责令关闭,并没收违法药品和违法所得,同时处以罚款。处罚措施包括责令关闭、没收违法所得和处以货值金额十五倍以上三十倍以下的罚款,对于货值金额不足十万元的

  • 医疗事故鉴定和司法鉴定的区别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医疗过错司法鉴定在启动次序、委托形式、程序和证据形式上存在差异。首先,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要先于医疗过错司法鉴定进行,只有经过技术鉴定不构成医疗事故的才能进行司法鉴定。其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委托范围有限,只能委托当地医学会或省级医学会

  • 医疗保险报销比例

    医疗保险是一种以合同形式向受疾病威胁的人收取保险费,建立医疗保险基金的保险。当被保险人患病并就诊时,医疗保险机构会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不同医院的医疗保险报销比例不同,一级医院报销比例为80%,二级医院为70%,三级医院为50%。在职员工的住院医疗报销

  • 意外医疗赔偿标准是什么

    意外医疗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和精神损害抚慰金。医疗赔偿纠纷可通过和解、调解和诉讼等方式解决,和解应遵循法律规定,调解由卫生行政部门等第三方介入。医疗赔偿

  • 医疗产品责任与医疗过错共同导致的赔偿责任
  • 医疗损害赔偿责任
  • 刑拘多久后可以取保候审?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