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卷宗中应当具备以下材料:
(一)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笔录;
(二)答辩状或者口头答辩笔录;
(三)当事人身份证明材料;
(四)委托他人代理诉讼的授权委托书或者口头委托笔录;
(五)证据;
(六)询问当事人笔录;
(七)审理(包括调解)笔录;
(八)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或者调解协议;
(九)送达和宣判笔录;
(十)执行情况;
(十一)诉讼费收据;
(十二)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二条规定审理的,有关程序适用的书面告知。
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二百六十三条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卷宗中应当具备以下材料:
(一)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笔录;
(二)答辩状或者口头答辩笔录;
(三)当事人身份证明材料;
(四)委托他人代理诉讼的授权委托书或者口头委托笔录;
(五)证据;
(六)询问当事人笔录;
(七)审理(包括调解)笔录;
(八)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或者调解协议;
(九)送达和宣判笔录;
(十)执行情况;
(十一)诉讼费收据;
(十二)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二条规定审理的,有关程序适用的书面告知。
民事诉讼中简易程序适用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
事实清楚,是指双方当事人对争议的事实陈述基本一致,并辅之于相关可靠的证据。诉讼中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事实清楚,勿需审判人员调查收集证据即可判定事实,分清是非。
权利义务关系明确,是指权利、义务载体明确。权利的享有人,义务的履行人清楚明确,不需要通过其他事实去综合分析判断,不需要在质证过程中耗费较大精力,而且双方当事人对谁是权利方,谁是义务方无异议,或者虽有异议,但分歧不大。
争议不大,是指当事人对讼争的标的、是非、责任无原则性分歧。表现为陈述基本一致或接近,不需作大量工作澄清事实、消除分歧。争议不大还应当包括当事人之间争议的标的额不是很大。
上述三个条件在适用中互为关联,不可分割,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才能构成简单的民事案件。正确识别简单民事案件,是正确适用简易程序的基础。如果适用简易程序过简、过多、过滥势必影响办案质量。
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审理期限和特点。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在立案后三个月内完成审结,具有起诉方式简便、受理程序简便、传唤方式简便、审判组织简便、庭审程序简便、审限短和重视调解等特点。
民商类一审结案时间的法律规定,包括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的审理时间限制。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民事诉讼的适用范围以及商事案件与传统民事案件的区别,主要涉及主体、客体和调整范围的不同。
我国民事诉讼中一、二审案件的合议庭审理要求。对于一审案件,如案件事实清楚、简单、标的额不大,可采用简易程序审理。二审案件必须组成合议庭审理,但在特定情况下可以不开庭审理,如上诉请求不成立、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错误等。
民事诉讼中的审理期限问题。对于普通程序案件,审理期限为六个月,可以延长;简易程序案件则应在三个月内完成审结。交通事故法庭在开庭前会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开庭时按照一定程序进行法庭调查和辩论。期间如出现法定事由,案件会延期审理。最后,法院根据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