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法律法规 > 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 > 法庭辩论结束后怎么对未成年人进行法治教育

法庭辩论结束后怎么对未成年人进行法治教育

时间:2022-04-29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18981
法庭辩论结束后,法庭可以根据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案件情况,对未成年被告人进行法治教育;判处有罪的,宣判后,应当对未成年被告人进行法治教育。关于法庭辩论结束后怎么对未成年人进行法治教育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一、法庭辩论结束后怎么对未成年人进行法治教育

1、法庭辩论结束后,对未成年人进行法治教育的规定如下:

(1)法庭可以根据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案件情况,对未成年被告人进行法治教育;

(2)判决未成年被告人有罪的,宣判后,应当对未成年被告人进行法治教育。

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五百七十六条  法庭辩论结束后,法庭可以根据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案件情况,对未成年被告人进行法治教育;判决未成年被告人有罪的,宣判后,应当对未成年被告人进行法治教育。

对未成年被告人进行教育,其法定代理人以外的成年亲属或者教师、辅导员等参与有利于感化、挽救未成年人的,人民法院应当邀请其参加有关活动。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对未成年被告人进行法庭教育,适用前两款规定。

二、未成年人案件的执行程序

对未成年人的判决生效后,对未成年人执行刑罚时,要注意以下方面:

(一)应与成年犯分开关押,以免受成年犯的不良影响。

(二)对未成年罪犯改造时,要注重思想改造、知识教育和劳动技能训练,使其将来回归社会时,不但在思想上能弃恶从善,而且能掌握一定的谋生技能,立足于社会。

(三)在对未成年犯改造时,要注意利用社会的各界的力量。在注意发挥执行机关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发挥社会组织、未成年犯家庭的作用,使未成年犯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家庭的亲情,促进其思想的转变,以早日回归社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主权原则

    主权原则在涉外刑事诉讼程序中的首要地位,以及外国人在中国进行刑事诉讼的适用规定和管辖权规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信守国际条约原则、诉讼权利同等原则在涉外刑事诉讼中的应用,包括国际条约的适用、国内法的规定、国际法原则的体现以及平等对待的原则。

  • 上诉人信息

    陈××因盗窃一案不服××市××区人民法院的判决并提起上诉的内容。陈××在审讯过程中受到压力,被迫捏造犯罪事实,认为原审法院的判决不符合法律规定和政策精神,因此提出上诉,请求重新审理并依法宽大处理。

  • 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是否都应公开进行

    在我国,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未成年人犯罪以及法律另有规定的案件外,一律由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宣告判决仍公开进行。不公开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进行诉讼活动时,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其他正当事由,对案件不进行公开审理的司法审判制度。依法不公

  • 校园暴力中国相关法律有哪些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在第7条中规定:“对未成年人依法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学校、幼儿园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职责范围内的相关义务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与其过错

  • 在学校被传染学校有责任吗
  • 怎么申请参与开庭审理
  • 开庭审理是原则吗
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