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 【离婚损害赔偿】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一般诉讼离婚中诉讼请求的提起方式有两种,一是单独提起,即在离婚诉讼之外提起独立的民事诉讼,二是与离婚诉讼同时提起,法院合并审理。而离婚时无过错方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行使则必须在起诉离婚的同时提起,否则法院不予受理,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诉讼离婚时无过错方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行使必须在离婚诉讼中同时提起;
(2)在离婚诉讼中,如果是无过错方提出离婚,必须同时提起赔偿请求,否则将不能获得法院的支持;
(3)协议离婚的赔偿请求权可以在婚后一年内向法院提起。如果当事人协议离婚并在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手续,可以在离婚后一年内向法院起诉提出赔偿请求,但当事人在协议离婚时已经明确表明放弃的,法院将不予支持;
(4)离婚时无过错方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行使不适用“过错相抵”原则。如果双方都有过错,如各自与他人重婚,或与他人同居,或遗弃家庭成员,则任何一方都不能以对方有过错为由提出损害赔偿。
1、损害赔偿责任的主体,为离婚诉讼当事人中无过错方的配偶。也就是说,承担离婚损害赔偿责任的应当是“找小三”的过错方(一般为男方),这条司法解释排除了妻子起诉第三者的可能。所以,就目前而言,妻子难以起诉第三者,妻子也无法要求第三者赔偿,法律只支持“无过错方”(妻子)对“过错方”(丈夫)要求的损害赔偿;
2、无过错方损害赔偿请求权为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尽了夫妻忠实义务的一方提供了更高的保护,但是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行使不仅是一个实体问题,也是程序问题。不过这里的过错,并非是我们理解的日常生活中的过错行为,而应当是《民法典》中明确规定了的过错情形。
婚内精神出轨是否可作为离婚理由的问题。现行法律并未将精神出轨单独规定为离婚的理由,而主要关注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等婚外情行为。精神出轨与婚外情在行为上存在区别,精神出轨未涉及肉体上的不忠行为。尽管法律未明确规定精神出轨为离婚过错条件,但它仍可能对夫妻关
离婚案中如何认定一方的出轨行为。一方面,出轨行为包括当庭承认或证据证实的形式,分为精神出轨和身体出轨两种类型。另一方面,根据法律规定,出轨行为并不一定构成法定离婚条件,但如果一方有婚外情导致离婚,法院会考虑将其视为过错方,在分割财产时给予适当少分。
男方出轨离婚时,女方是否可以请求精神赔偿的问题。男方婚内出轨行为严重损害女方精神健康,女方在起诉离婚时可向法院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根据《婚姻法》相关规定,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包括精神损害。请求赔偿的时机和条件也有所详述。
男方出轨离婚起诉书的内容及相关证据认定条件。原告提出离婚、抚养子女、财产分割及精神损害赔偿等诉讼请求。证据需满足客观真实、关联性和合法性的条件。被告被指控与其单位女同事有不正当关系,原告已提供书信、证言等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