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夫妻对共同财产具有平等的处理权。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2、擅自处理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一般认定为无效。共同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享有共同的权利,承担共同的义务。在共同共有关系存续期间,部分共有人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一般认定无效。但第三人善意、有偿取得该项财产的,应当维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对其他共有人的损失,由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人赔偿;
3、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1、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离婚案中财产处分行为不是单方民事行为,其理由为:
(1)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获得的财产应归夫妻共同所有,夫妻双方对共同财产,有平等处理权。
(2)夫妻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获得的财产除了双方另有约定按份共有外,应当认定是共同共有。因此当夫妻之间从未有约定婚后财产各自所有,其在婚内所得财产应为夫妻共有财产,夫妻一方不得擅自处理。而考察财产处分行为是否为单方民事行为,主要看有无违反法律规定,单方法律行为是指根据一项意思表示就可成立的民事行为。这种行为仅凭一方的意思表示,无需他人同意,只要不违反法律规定,即可产生法律效力。
2、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可分两类:
(1)有相对人的单方行为。又称“相对的单方行为”、指须向相对人作意思表示,但不需相对人承诺,民事法律行为即能成立。如民事行为的撤销、债务的免除、追认代理权等;
(2)无相对人的单方行为。又称“绝对的单方行为”。指无须向相对人作意思表示,民事法律行为即能成立。如立遗嘱、刊登悬赏广告、继承人放弃继承等。此类单方民事行为所包含的意思表示一经作出即可生效。
家庭动产的转移隐匿方式和处理策略。主要转移方式包括调虎离山和转移夫妻共有财产。处理策略包括收集和保管购买发票、拍摄家电并请朋友作证、报警等措施。同时,为了防止夫妻共同财产被转移,应注意保管重要文件和资料,清晰记录财产状况并保存证据,及时报警等措施。
婚后夫妻购房的财产归属问题。根据婚姻法规定,婚后夫妻自己购房属于共同财产,若一方父母出资购房,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则视为对子女的单方赠与,该不动产属于个人财产。若双方父母共同出资购房,则按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
夫妻共同房屋的分割方法问题,包括夫妻共同财产中的房屋所有权争议和离婚时对家庭共有房产的分割。文章详细解释了不同情况下的处理方法,包括双方竞价取得、评估机构评估、拍卖房屋等。此外,还涉及父母出资为夫妻购房、一方婚前出资借贷付首期款等情况的房产分割问题。
婚后共有财产的法律概念,也称为夫妻共同财产。它指的是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获得的财产,归属于夫妻共同所有。其特点包括主体是已婚夫妻、获得时限、财产来源、权利与义务、证明与推定、分割原则等。法定范围包括工资、奖金、生产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等。在分割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