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并非从交通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而是从当事人知晓自己权利被侵害之日开始计算。只要当事人一直在主张权利,诉讼时效就不会开始计算。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对于明显的伤情,计算起始日应从伤害发生之日开始;对于需要治疗的伤情,计算起始日应从治疗结束之日开始,因为受害人在这时才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如果伤情当时无法发现,计算起始日应从伤情被发现之日开始,前提是必须有相关证据证明后发现的伤情是由交通事故引起的。
对于涉及人身伤害的交通事故,诉讼时效为一年。若没有经过调解,诉讼时效从医疗终结或定残之日的第二天开始计算;若双方参加了调解,诉讼时效从调解终结之日的第二天开始计算。对于没有人身伤害的交通事故,诉讼时效为两年。自2004年7月1日起发生的交通事故可以直接起诉,无需经过调解。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保险法第二十六条
根据《民法典》第188条规定,请求人民法院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除法律另有规定外。
根据《新保险法》第26条规定,除人寿保险外的其他保险,被保险人或受益人请求保险人赔偿或支付保险金的诉讼时效为两年,计算起始日为其知道或应当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
根据《新保险法》第16条第7款规定,保险事故指的是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事故。
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款》第八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被保险人在使用被保险机动车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致使受害人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根据交强险合同的约定,保险人负责在赔偿限额内进行赔偿。
根据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索赔期限有关问题的批复(保监复[1999]256号),根据《保险法》第26条的规定,除人寿保险外的其他保险,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对保险人请求赔偿或支付保险金的权利,在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两年内不行使将导致权利消灭。对于责任保险而言,保险事故指的是第三方要求被保险人承担法律责任的情况,保险事故发生之日应指第三方要求被保险人承担法律责任的那一天。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的诉讼时效问题。当事人对责任认定有异议的,可在认定书送达之日起3日内申请复核,对复核结果不服的可在出具复核结果后15日内提起诉讼。如果对方不签字确认责任认定书,仍可生效;若对方提出异议则可在三天内复核申请,未提出异议或复核期满则视
酒驾被吊销驾驶证期间无证驾驶的处罚规定。无证驾驶者将面临罚款、行政拘留等处罚,并可能根据其他交通违法行为的情况受到更严厉的处罚。同时,文章还阐述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交警指挥失误、红灯过线后立即停车以及避让紧急车辆等情况下,闯红灯不会被认定为交通违法
律师的两种收费模式及其在交通事故处理中的应用。先收费模式虽按约定收费,但对受害者而言可能有经济困难,不能保证律师高效代理案件。后收费模式则减轻了受害者经济负担,让律师更全力以赴。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交通诉讼时效过期后的处理方式,包括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疲劳驾驶的法律规定和相关罚则。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连续驾驶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的行为被视为疲劳驾驶。对于驾驶公路客运车辆或危险物品运输车辆的过度疲劳驾驶行为,处罚更为严厉,会被罚款并记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