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破坏经济秩序罪 > 逃汇罪与走私罪有什么区别

逃汇罪与走私罪有什么区别

时间:2022-08-12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20651
逃汇罪与走私罪的区别:1、所侵犯的客体不同。2、所侵犯的对象不同。3、客观方面的表现形式不同。4、犯罪主体不同。5、罪名形式不同。逃汇罪为具体罪名;而走私罪则为种罪名,其包括走私武器、弹药罪,走私假币罪、走私文物罪等多个具体罪名。关于逃汇罪与走私罪有什么区别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逃汇罪与走私罪的区别

1. 所侵犯的客体不同

逃汇罪的客体是国家的外汇管理制度,与进出口贸易及关税无关。而走私罪的客体是对外贸易管制,其目的是通过监督、管理和控制进出口货物,防止偷逃关税和限制非法进出口。

2. 所侵犯的对象不同

逃汇罪的对象仅限于外汇,而走私罪的对象更广泛,包括一切禁止或限制进出境的货物和物品,以及应缴纳关税的货物和物品。

3. 客观方面的表现形式不同

逃汇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逃汇行为,即将境外取得的外汇应调回境内但未如实回报,或私自转移境内外汇等。而走私罪的客观行为是行为人逃避海关监管,非法运输、携带、邮寄货物和物品进出国境。

4. 犯罪主体不同

逃汇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仅限于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国有单位以及这些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自然人构成逃汇罪时必须以单位构成犯罪为前提。走私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主体。此外,单位也可构成走私罪。

5. 罪名形式不同

逃汇罪为具体罪名,而走私罪为种罪名,包括走私武器、弹药罪、走私假币罪、走私文物罪等多个具体罪名。

6. 法律依据

逃汇罪与走私罪的法律依据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如何区分逃汇罪与非法经营罪

1. 犯罪客观表现不同

逃汇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擅自将外汇存入境外或非法转移境内外汇的行为。而非法经营外汇是指在国家规定的交易场所以外非法买卖外汇,情节严重的行为,包括以下三种行为方式:

  1. 在外汇指定银行和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及其分中心以外买卖外汇,扰乱金融市场秩序,非法买卖外汇金额超过20万元人民币的。
  2. 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违反有关外贸代理业务的规定,采用非法手段或明知为伪造金融凭证商业单据,为他人向外汇指定银行骗购外汇,金额超过500万元人民币或违法所得超过50万元人民币的。
  3. 居间介绍骗购外汇金额超过100万美元或违法所得超过10万元人民币的。

2. 犯罪主体不同

逃汇罪的主体仅限于单位,是纯粹的单位犯罪。而非法经营罪的主体既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自然人。

3. 定罪要求不同

逃汇罪的定罪要求较高,要求金额较大。而非法经营罪的定罪要求是情节严重,属于刑法中的情节犯。通常认为非法买卖外汇数额巨大、违法所得数额较大、多次非法买卖外汇、严重冲击人民币汇率稳定或造成恶劣的国际影响、给国家人民利益造成其他重大损失等情节都可以构成非法经营罪。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通关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的骗取海关核销行为确定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构成条件,以及确定通关走私行为的依据。行为人通过假出口、假结转或利用虚假单证骗取海关核销,导致保税货物脱离海关监管,造成国家税款流失,情节严重者将被追究刑事责任。不可抗力导致的保税货物脱离监管不认定为走私犯罪。同时,文章还区分了

  • 投资电影的欺诈行为及法律应对措施

    电影投资中的欺诈行为及法律应对措施。文章介绍了确认被骗事实并保留证据的方法,同时列举了电影投资中常见的欺诈手法,包括网络小程序欺诈、股票群骗局、联合出品公司欺诈和社交软件三方骗局。文章还引用了《刑法》的相关规定,对欺诈行为进行了法律上的惩处说明。

  • 诱导投资是否构成诈骗

    诱导投资是否构成诈骗的问题。根据我国的刑法规定,利用虚假信息和数据诱导他人投资是诈骗行为,涉及诈骗罪的法律规定。诈骗罪侵犯的是公私财物所有权,要求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财物。文章还介绍了诈骗罪的其他特征,如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等。

  • 刑事上诉状范本

    上诉人XXX因不服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而提出上诉。他主张自己在走私犯罪中是从犯,而非主犯,并且构成立功,请求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重新认定并减轻处罚。

  • 诈骗罪与电信诈骗的区别
  • 民间投资诈骗的追赔方式
  • 食品犯罪案件中明知的认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