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法规定国家在什么情况下可实施专利强制许可
时间:2022-04-24 浏览:3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专利授权满3年,提出申请满4年,无正当理由未实施或者未充分实施其专利的;行使专利权的行为被依法认定为垄断行为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根据具备实施条件的单位或者个人的申请,实施强制许可。关于专利法规定国家在什么情况下可实施专利强制许可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一、专利法规定国家在什么情况下可实施专利强制许可
1、实施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国家可以根据具备实施条件的单位或个人的申请,给予实施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具备实施条件指的是具备生产、制造、销售专利产品或使用专利方法的基本条件。
2、实施情形
国家可以给予实施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的情形包括:(1) 专利权人自专利权被授予之日起满三年,且自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满四年,无正当理由未实施或未充分实施其专利;(2) 专利权人行使专利权的行为被依法认定为垄断行为,为消除或减少该行为对竞争产生的不利影响。
二、专利的强制许可类型
1、未在合理长时间取得使用权的强制许可
在这种类型的强制许可下,满足以下条件:- 请求人必须具备实施条件,即具备生产、制造、销售专利产品或使用专利方法的基本条件;- 请求人必须曾与专利权人就实施专利进行过协商,协商内容主要涉及使用费的支付、技术服务等双方基本义务的履行;- 请求人在合理长的时间内未获得专利权人的许可。
2、为国家利益或公共利益的需要给予的强制许可
在国家出现紧急状态或非常情况时,或为了公共利益的目的,国家可以给予实施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
3、从属专利的强制许可
从属专利的强制许可是基于专利间的依赖关系授予的。即当一项取得专利权的发明或实用新型比前已经取得专利权的发明或实用新型具有显著经济意义的重大技术进步,且其实施又依赖于前一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实施时,为促进先进专利技术的实施,有必要授予后专利权人实施前专利技术的强制许可证。同时,也应授予前专利权人实施后专利技术的强制许可证。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商标注册超过五年是否可撤销?
商标注册超过五年后是否可撤销的问题。根据《商标法》的规定,商标局和商标评审委员会在处理宣告注册商标无效的申请时,有一套详细的流程和规定。包括以书面形式通知当事人、限期提出答辩、商标评审委员会九个月内作出裁定等。在审查过程中,如果涉及到在先权利的确定,
-
使用未注册商标是否构成侵权
未注册商标是否构成侵权的问题。根据《商标法》和相关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等行为均构成侵权。但在先权利使用、指示性使用及叙述性使用等情况下,不构成商标侵权。
-
专利权的恢复是否可以追溯
专利权的恢复是否可以追溯 《专利法》第四十七条 “宣告无效的专利权视为自始即不存在。宣告专利权无效的决定,对在宣告专利权无效前人民法院作出并已执行的专利侵权的判决、调解书,已经履行或者强制执行的专利侵权纠纷处理决定,以及已经履行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和专利
-
对取得实施强制许可单位不服如何处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专利权人对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关于实施强制许可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通常情况中的专利许可合同纠纷,就是专利权利人已经将专利独占许可给人,之后因为自己的利益又再许可另一人,因此造成纠纷的。如果是
-
我国专利实施强制许可的形式及其程序是怎样的
-
涉及公共健康问题的专利实施强制许可的规定
-
强制许可规定是怎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