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刑事自诉案件中,自诉人有权撤回起诉。如果自诉人在判决宣告前选择协商和解,并确认是出于自愿的,提出撤回自诉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准许。或者,如果该自诉案件已经经过审查,缺乏证据证明犯罪事实的,人民法院也应当予以撤诉。
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百三十一条的规定,自诉人经两次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准许中途退庭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按撤诉处理。部分自诉人撤诉或者被裁定按撤诉处理的,不影响案件的继续审理。
1、自诉人撤诉会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自诉案件立案后,如果自诉人因各种复杂原因无奈撤诉,就需要了解撤诉的法律后果,以便在什么条件下撤诉,并且做到撤诉有利。
2、对自诉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十五日以内审查完毕。经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决定立案,并书面通知自诉人或者代为告诉人。
3、根据相关规定,以下情形之一应当说服自诉人撤回起诉,自诉人不撤回起诉的,裁定不予受理:
(1)不属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案件;
(2)缺乏罪证;
(3)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
(4)被告人死亡;
(5)被告人下落不明;
(6)除因证据不足而撤诉的以外,自诉人撤诉后,就同一事实又告诉;
(7)经人民法院调解结案后,自诉人反悔,就同一事实再行告诉;
(8)属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条第二项规定的案件,公安机关正在立案侦查或者人民检察院正在审查起诉的;
(9)不服人民检察院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作出的附条件不起诉决定或者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满后作出的不起诉决定,向人民法院起诉。
根据我国法律相关规定,刑事自诉案件的期限为一个月,最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审理期限,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两个月。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审理期限可以再延长一个月。
自诉案件和公诉案件的提起条件和处理方式。自诉案件需被害人提供证据,法院认为证据不足可劝撤或驳回。轻微刑事案件可自诉或公诉,如被害人直接起诉至法院证据不足,可移交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转入公诉程序。公安机关侦查结束后应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公诉案件转为自诉案件的和解程序。当事人有权进行和解并签订协议书。自诉案件包括被害人报案、提供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等。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但某些案件不适用调解程序。审理期限根据被告人是否羁押有所不同,未羁押的应在六个月内宣判。
刑事案件中的撤案程序。在派出所立案侦查过程中,若事实不清或证据不足,可停止侦查。自诉刑事案件中,自诉人可在判决前与被告人和解或撤回自诉,但涉及特定情况则不适用调解。公诉案件的撤案决定权在检察机关,受害者可就刑事附带民事部分接受调解。根据刑事诉讼法,特
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的类型和自诉担当的不同原因。自诉案件包括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人民检察院没有提起公诉的轻微刑事案件以及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台湾地区的自诉担当原因主要关乎自诉人自身或与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