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现形态不同,企业注销是企业通过书面材料,提交有关文件、证件自行向登记机主管机关申请终止市场经济活动和民事关系的登记行为,是企业登记管理中的专有名词;而吊销营业执照,是工商行政机关对企业违法行为依其行政职权作出的一种行政处罚,应视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2、执法程序不同,企业注销是企业通过申请,由登记主管机关按照受理、审查、核准、向企业发注销登记核准函、归档等一套登记程序来实现终止;而吊销营业执照,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根据违法事实、通过立案、调查取证、案件审核、举行听证、送达处罚决定书、公告、归档等执法程序剥夺企业经营行为的能力;
3、主体资格不同,企业在被吊销营业执照后、注销之前,其主体资格仍然存在;注销后,主体资格才消失;
4、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二百一十三条 【吊销营业执照】利用公司名义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严重违法行为的,吊销营业执照。
1、性质不同:
(1)吊销是一种行使法律处罚行为,具有强制性和制裁性;
(2)撤销是一种对行政许可的法律收回行为,具有剥夺性和不可逆转性以及补救性;
(3)注销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法律行为,带有一定的惩罚性,同时,也具有程序性质。
2、概念的不同:
(1)注销的意思是向系统发出清除现在登录的用户的请求,清除后即可使用其他用户来登录的系统。注销不可以替代重新启动,只可以清空当前用户的缓存空间和注册表信息;
(2)撤销是组织针对资质、资格的取消行为,即某自然人、法人持有的资质资格由于过期或者不再符合资质、资格要求,由资质发放管理方采取的一种取消行为;
(3)吊销是指收回并注销,即吊销是指由有管辖权力的部门停止原来准许进行某项活动的对象停止该项活动并收回准许文本的执行过程,一般带有强制性。起因基本是由于该对象违背或违反了发放文本时的约定所致。
3、对象不同:
(1)注销的意思是向系统发出清除现在登录的用户的请求;
(2)撤销是组织针对资质、资格的取消行为。撤销是直接撤回并注销,它一般是强力部门作出的,其作出的后果一般是会有保障执行的;
(3)吊销:它主要应该和撤销相比较,因为它所针对的也是单位。 一般是被吊销人只要不主动找到决定吊销的单位,那么作吊销决定的单位单方是无法直接强制被吊销人交回其执照或者公章等的。 吊销一般原来的一些许可手续并没有收回,只是通过登报或广告的形式公布,宣告其部分功能作废。
公司注销的含义及条件,以及进行公司注销时需要携带的材料和具体流程。公司注销包括申请注销登记、提交相关材料、解散决议、工商局申请清算备案、办理税务完税证明等步骤。只有经过合法的清算、注销程序,公司才能从法律意义上消灭,免除相关责任。
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转让股份的限制。规定中明确提出了转让的时间限制、比例限制以及可转让股份的计算方式等。对于新增股份的转让也有具体的规定,同时要求相关人员报告股份变动情况,违规者将面临处罚。
公司解散后的清算程序及时间。根据《公司法》规定,公司解散后需成立清算组,通知债权人并在报纸上公告,完成清算后申请注销公司登记。清算程序包括公告、清欠债务、安置员工、审计等,全过程至少需要120天或更长时间,具体时间取决于公司实际情况。公司解散清算没有
公司倒闭时员工权益的保障与法律依据。劳动者有权获得工资、医疗、伤残补助和抚恤费用的补偿,高管的工资按职工平均工资计算。基本养老、医疗保险费用应划入员工个人账户,但根据破产法的清偿顺序,社会统筹账户费用可能得不到优先偿还。法定补偿金包括终止劳动合同应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