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立的前提是刑事诉讼已经成立。被害人遭受的必须是物质损失。被害人的物质损失是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引起的。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1、通过调解,被告人自愿多赔偿的,法院予以认可。
2、被告人主动赔偿被害人物质损失的,不影响法院对其定罪,但可以认定被告人有悔罪表现,并在量刑时予以考虑。
3、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物质损失的,只能由被告人赔偿,不能要求其家属赔偿。被告人家属、亲友自愿要求替被告人赔偿的,法院可以认可,并认定被告人有悔罪表现。
4、检察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法院判决的赔偿金不归检察院,而归受损失的单位。该单位已经终止的,赔偿金归继受人。没有继受人的,赔偿金上缴国库。
5、被告人已经受到刑事处罚,没有财产可以执行,法院裁定终止执行。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判决书大部分不能得到执行。
6、被告人因贪污、挪用、盗窃、抢劫等犯罪给他人造成经济损失的,由侦查机关负责追缴赃款、赃物。如果能够追缴到赃款、赃物,应当返还原主。要求返还赃款、赃物的,不属于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法院不予受理。
7、刑事案件中涉及的毒资、赌资、非法持有的枪支、不准民间持有的文物、珍稀动植物等,应当由国家没收。被害人对应当没收的财物要求赔偿的,法院不予受理。
行政强制执行的法定时限。行政机关在公民或组织未履行具体行政行为时,有权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申请时限为被执行人的法定起诉期限届满之日起180日内。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直接起诉的,应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超过时限的诉讼将不予受理,除非有正当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175条和176条,被害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被告人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应当依法追缴或责令退赔。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时,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追缴、退赔的情况可
刑事自诉案件中,如果符合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可以进行民事赔偿。普通刑事诉讼只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并由法院作出刑事或罚金处罚,只有在民事诉讼中才会涉及赔偿。根据
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依据案子的实际状况,以出具体谅书为条件,经过洽谈商洽,获取更大的利益。为了争夺从轻判罚,而取得体谅是一个重要的从轻处罚的裁夺情节。避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独自提出民事诉讼。依据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一百五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则,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