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其它知识产权相关 > 商业秘密 > 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包括哪些

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包括哪些

时间:2022-05-06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24735
?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主要包括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2、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以不正当手段获取的商业秘密。3、违反约定或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4、第三人在明知或应知前述违法行为的情况下,仍然从侵权人那里获取、使用或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关于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包括了哪些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一、获取商业秘密的不正当手段

1、盗窃商业秘密:指单位内部人员、外部人员或内外勾结盗窃商业秘密的行为。

2、以利诱手段获取商业秘密:指行为人向掌握商业秘密的人员提供财物或其他优惠条件,诱使其向行为人提供商业秘密。

3、以胁迫手段获取商业秘密:指行为人采取威胁、强迫手段,使他人在受强制的情况下提供商业秘密。

4、以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商业秘密:指通过商业洽谈、合作开发研究、参观学习等机会套取、刺探他人的商业秘密等。

二、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获取商业秘密的行为

1、披露商业秘密:指将权利人的商业秘密向第三人透露或向不特定的其他人公开,使其失去秘密价值。

2、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商业秘密:指非法使用他人商业秘密的具体情形。

3、侵犯商业秘密的双重侵权:指以非法手段获取商业秘密的行为人,如果将该秘密再行披露或使用。

三、违反约定或要求披露商业秘密的行为

指合法掌握商业秘密的人违反合同约定或单位规定的保密义务,将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擅自公开、自己使用或许可他人使用。

四、第三人获取、使用或披露商业秘密的间接侵权行为

指行为人知悉其为他人的商业秘密,并明知或应知系侵犯商业秘密的情形,依然获取、使用、披露该秘密。

法律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

不属于商业秘密的信息

一、专利

专利授权的前提是公开,只有公开专利的技术方案才能得到保护。既然所有的专利(国防专利除外)的技术方案都是公开的,那么专利就不可能成为商业秘密。

二、能被反向工程破译的产品

如果产品的技术方案能够通过反向工程被破译,他人这样获得商业秘密的方式也是不违法的。对于这类产品,企业最好通过申请专利的方式进行保护。

三、行业内通识的商业信息或商业技巧

行业内通识的商业信息和商业技巧为行业内大多数人所知,不能得到保护,因此不属于商业秘密。

四、通过违法手段取得的商业信息

商业秘密要求不为公众所知悉,案件是否涉及商业秘密也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涉及国家秘密的情况下,法院可决定不公开质证。商业秘密是企业的财产权利,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保密和竞业禁止补充协议

    保密和竞业禁止的相关内容。在保密义务方面,规定了员工在合同期限内及解除/终止日后的竞业禁止期内,不得使用和披露公司的保密信息,且相关的知识产权归公司所有。保密内容包括交易秘密、经营秘密、管理秘密和技术秘密。在竞业禁止方面,员工未经公司同意不得兼职、参

  • 保密协议

    甲、乙双方关于保密协议的条款内容,明确了乙方在任职期间和离职后一段时间内的保密事项与职责。协议涉及商业秘密的内容包括技术秘密和经营秘密,乙方需遵守保密规章和制度,不得泄露或传播甲方及第三方的商业秘密。保密期限至商业秘密公开时止,乙方离职后仍需承担保密

  • 个人法律顾问费用及服务范围

    个人法律顾问的费用及服务范围。基本顾问费为5000元,包括与个人生活相关的法律服务,如求职、购房、离婚等,并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其他服务范围包括合同审查、劳动人事、商业秘密保护、知识产权利用等。收费标准为基本顾问费加上按实际发生的费用报销。如遭遇不当对

  • 合同定义与合同项目

    甲方聘请乙方作为产品传播推广合作单位的合同定义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同详细规定了乙方的推广任务、甲方的支持、合作期限及付款方式等。乙方需保证合法开展市场传播活动,不侵犯第三方知识产权,并在合作期间不得从事相同性质产品的传播服务。合同期限及续签、终止事

  • 会员推广合作协议
  • 商业秘密和竞业禁止的区别
  • 网络侵权案公证书无效的情形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