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全部出资,经公司催告缴纳或者返还,其在合理期间内仍未缴纳或者返还出资,公司可以召开股东会解除该股东的股东资格。
2、法律依据:《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十七条
保护股东权的首要前提是确认股东资格,辩明谁是公司的股东。我国《公司法》明确了辨别名义股东与实质股东的标准,股东资格的证据区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源泉证据、效力证据及对抗证据。
1、源泉证据也称基础证据,是指证明股东取得股权的基础法律关系的法律文件。源泉证据分为两种:第一,股东原始取得股权的出资证明书。第二,股东继受取得股权的证据,如股权转让合同、赠与合同、遗嘱等。源泉证据是一种物权性的凭证,是认定股东资格的初步证明,但在股东资格的认定中,只起形式证据的作用,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
2、效力证据。股权的实质是股东与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股权具有请求权、相对权的色彩。股东名册对股东资格的认定具有推定的证明力,与房产权证的法律效力相似。但在有相反的源泉证据时,股东名册可以被推翻。因此,源泉证据决定效力证据的变更,而非效力证据决定源泉证据的变更。有些公司未设置股东名册,任何股东均有权请求公司备置股东名册,公司无理拒绝的,股东有权提起诉讼。如果股东名册有假,真实股东有权请求公司根据源泉证据重新制作股东名册。非法伪造、变造股东名册的,除了向对此遭受损害的股东承担民事责任外,还要视其行为的轻重承担相应的公法责任。
3、对抗证据。对抗证据主要指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备案的章程等登记文件。作为对抗证据的公司登记机关登记文件,虽不是股东资格的效力证据,但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此处仅指善意第三人)。
股东变更的相关法律程序和要求。其中提到,股东变更不需要变更组织机构代码证内容,只需前往工商局办理手续。公司变更股东需准备的材料包括申请书、股东出资情况表、委托证明等。涉及股权转让时需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并依照不同的转让方式提交不同的材料。整体上,变更股
股权转让协议的详细内容。协议涉及转让方与受让方之间的股权转让,包括背景、协议内容、股权的转让、甲方与乙方的声明、股东权利义务、合同的变更和解除以及争议解决等方面。
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股东会决议,以公司名义为总经理(同时也是股东)李某的个人债务提供担保,后被法院认定为无效担保的案例。争议焦点在于公司未经股东会决议提供的担保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法院依据《公司法》认定担保无效,公司需承担不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二分之
股份制公司股东的法律责任,包括股东的责任和权利。股东的责任包括遵守公司章程、按期缴纳出资、对公司债务负有限责任等。股东的权利包括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以及知情权、查账权等。同时,股东需要遵守公司章程,履行其他依法应履行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