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易程序审理的公诉案件,转为普通程序审理的,公诉人需要为出席法庭进行准备的,可以建议人民法院延期审理。
2、法律依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四百三十六条
1、在法庭审理过程中,发现以下情形的,法院应当决定中止审理,并按照普通程序重新审理:
(1)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2)被告人应当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刑罚;
(3)被告人当庭对起诉指控的犯罪事实予以否认;
(4)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足;
(5)其他不宜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情形。
检察院未派员出庭的,人民法院应当将上述决定书面通知检察院。
2、转为普通程序重新审理的公诉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3日内将全案卷宗和证据材料退回检察院。检察院应当在收到上述材料后5日内按照普通程序审理公诉案件的法定要求,向人民法院移送有关材料。
对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按照自诉案件审理程序审理。发生简易程序向普通程序的转化时,原起诉仍然有效。自诉人不必另行提起诉讼,只要人民法院将适用第一审普通程序审判的决定通知自诉人即可。
刑事案件起诉书的内容和要求,包括起诉书的主要部分如首部、犯罪事实和证据、结论和附项等。文章还介绍了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意义和权力以及刑事案件开庭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合议庭组成人员、送达起诉书副本、通知相关人员和公开审判等流程。
自诉案件和公诉案件的提起条件和处理方式。自诉案件需被害人提供证据,法院认为证据不足可劝撤或驳回。轻微刑事案件可自诉或公诉,如被害人直接起诉至法院证据不足,可移交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转入公诉程序。公安机关侦查结束后应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刑事案件中的撤案程序。在派出所立案侦查过程中,若事实不清或证据不足,可停止侦查。自诉刑事案件中,自诉人可在判决前与被告人和解或撤回自诉,但涉及特定情况则不适用调解。公诉案件的撤案决定权在检察机关,受害者可就刑事附带民事部分接受调解。根据刑事诉讼法,特
我国法律程序中行政转为刑事案件的过程。当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当,符合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时,该行为将被视为刑事违法行为。随后将启动法律程序,包括刑事立案、侦查阶段、提起公诉、审判阶段和刑罚执行。这一过程旨在确保公正处理违法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