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顾问 > 诉讼指南 > 诉讼流程 > 对未成年嫌疑人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怎么确定考验期

对未成年嫌疑人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怎么确定考验期

时间:2023-06-16 浏览:9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26176
人民检察院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的,应当确定考验期。考验期为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从人民检察院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之日起计算。关于对未成年嫌疑人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怎么确定考验期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一、对未成年嫌疑人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怎么确定考验期

1、人民检察院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的,应当确定考验期。考验期为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从人民检察院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之日起计算。

2、法律依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四百七十三条

二、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内的监督考察

1、在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内,由检察院对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监督考察。

2、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监护人,应当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加强管教,配合人民法院做好监督考察工作。

3、检察院可以会同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监护人、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有关人员,定期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考察、教育,实施跟踪帮教。

4、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为6个月以下1年以下,从检察院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之日起计算。

5、考验期不计入案件审查起诉期限。

6、根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的表现,可以在法定期限范围内适当缩短或者延长考验期。

7、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4)按照考察机关的要求接受矫治和教育。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附条件不起诉的定义

    附条件不起诉的定义及其在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未成年人犯罪时的应用。附条件不起诉决定书包括被起诉人的基本情况、案由和案件来源、案件事实、不起诉的依据和理由以及告知事项。同时列举了可以免除刑罚的九种情况,包括境外犯罪、聋哑人或盲人犯罪、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等

  • 一、我国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的立法现状

    中国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的立法现状,介绍了该制度的适用范围和条件,以及其相较于传统不起诉制度的特点。然而,该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适用范围过窄、适用条件过于简单、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等。

  • 什么阶段可以附条件不起诉

    我国关于附条件不起诉的相关法律规定。在检察机关审查起诉阶段,对于未成年人涉嫌特定罪名的犯罪,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并有悔罪表现的情况下,可以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与相对不起诉相比,附条件不起诉在适用对象、适用罪名、刑期要求、悔罪表现、稳定性和

  • 附条件不起诉的法律规定

    附条件不起诉的法律规定。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对于未成年人涉嫌侵犯人身权利等犯罪行为,检察机关可根据悔罪表现决定不起诉。不起诉决定书应包含被起诉人的基本情况、案件事实等。根据法律规定,九种情况可以免除刑罚,包括在国外已受刑罚、聋哑人或盲人犯罪等。

  • 抵押物可以被其他法院查封吗
  • 附条件不起诉相关法律规定
  • 针对未成年人不起诉的条件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