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强制法 > 行政强制措施 > 在哪些条件下公安机关可作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决定

在哪些条件下公安机关可作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决定

时间:2022-05-16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26388
公安机关认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不致发生社会危险,且被处罚人或者其近亲属提出符合条件的担保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可以作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决定。关于在哪些条件下公安机关可作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决定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一、在哪些条件下公安机关可作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决定

1、公安机关认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不致发生社会危险,且被处罚人或者其近亲属提出符合条件的担保人,或者按每日行政拘留二百元的标准交纳保证金的,应当作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决定。

2、法律依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二十三条

二、轻微伤行政拘留程序

1、调查

公安机关对报案、控告、举报或者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主动投案,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移送的违反治安管理案件,应当及时受理,并进行登记。

公安机关受理报案、控告、举报、投案后,认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立即进行调查;认为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告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投案人,并说明理由。

2、决定

治安管理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决定;其中警告、500元以下的罚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决定。

对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人,在处罚前已经采取强制措施限制人身自由的时间,应当折抵。限制人身自由1日,折抵行政拘留1日。

3、 执行

对被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人,由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送达拘留所执行。

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

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不服行政处罚的救济途径全解析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满意时,可以选择两种救济途径:一是向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二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在此期间,当事人还可以申请暂缓执行行政拘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02条规定,被处罚人对治安管理处罚

  • 行政拘留能否取保候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07条,被处罚人可以向公安机关申请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申请。如果公安机关认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不会造成社会危险,被处罚人或其近亲属

  • 保证金如何收取、没收与退还

    缴款当事人应当持公安机关出具的取保候审保证金交纳通知书、行政拘留暂缓执行保证金交纳通知书、收容教育人员请假离所保证金交纳通知书,向公安机关指定的银行一次性足额交纳取保候审保证金、行政拘留暂缓执行保证金、收容教育请假离所保证金。交通事故保证金由公安交通

  • 治安拘留期间需要交纳费用吗

    依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在治安拘留期间被拘留人申请暂缓执行的同,就需要交纳每日200元的保证金。公安机关认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不致发生社会危险的,由被处罚人或者其近亲属提出符合本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条件的担保人,或者按每日行政拘留二百元的标准交纳保证

  • 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担保人应履行哪些义务
  • 行政拘留暂缓执行的条件有哪些
  • 行政拘留可以进行行政复议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