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刑期折抵是指在判决执行前,将罪犯在羁押期间所度过的时间转化为刑期,并进行相应的折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羁押一日折抵徒刑、拘役的刑期为一日,折抵管制刑期为两日。如果一个人因违法行为受到行政拘留,后来又被起诉追究刑事责任,如果被判处的刑罚和行政拘留的行为属于同一行为,被拘留的期间应予以折抵。但如果被判处的刑罚是另一种犯罪行为,被拘留期间则不能折抵。
2、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如果在判决执行之前先行羁押,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根据第四十四条的规定,拘役的期限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如果在判决执行之前先行羁押,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根据第四十一条的规定,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如果在判决执行之前先行羁押,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两日。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4条的规定,对于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两个月。如果犯罪嫌疑人在被逮捕之前已被拘留,那么拘留期限不包括在侦查羁押期限之内。一般情况下,侦查机关应当在法律规定的侦查羁押期限内完成案件的侦查工作。
特殊羁押期限指的是侦查羁押期限的延长,但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并遵守相应的审批手续和程序。主要情况包括:
1、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4条的规定,对于案情复杂、期限届满无法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2、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5条的规定,由于特殊原因,在较长时间内不宜进行审判的特别重大复杂案件,可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申请延长审理期限。
3、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6条的规定,下列案件在侦查羁押期限届满后仍无法侦查终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可以延长两个月:
(1) 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
(2) 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
(3) 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
(4) 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
4、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7条的规定,对于可能判处10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在依照第156条规定延长期限届满后仍无法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可以再延长两个月。
综上所述,羁押期限指的是在看守所关押的期限。在执行完羁押期限后,如果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都可以进行相应的折抵。但对于不同情况下的折抵期限会有所不同。如果羁押时间超过被判处的刑期,那么在判决之后就可以被释放。
关于国家赔偿的问题,在判缓刑前被侦查机关羁押的情况下,能否获得国家赔偿取决于羁押措施的合法性。根据相关规定,如果羁押措施存在侵犯人身权的情况,如违反拘留措施、违法使用武器等,被羁押的公民有权申请国家赔偿。
一份民事取保候审的申请书范本,包括申请人和申请事项等详细内容。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刑事拘留、司法拘留和行政拘留之间的区别,包括法律性质、适用对象、法律依据、适用目的、适用机关和羁押期间等方面的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拘留通知书送达地点的规定。公安机关在拘留人后,除特殊情形外,需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并将通知书寄送到家属处。被拘留人一般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内被送往看守所羁押,且公安机关需在此时段内完成讯问。如有误拘情况,应立即释放
民事案件国家司法救助案的办案时效法律规定。不同类型案件有不同办理时限,公安治安案件一般不超过30日,但复杂案件可经批准延长。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通常为两个月,对于复杂案件可经上级检察院批准延长。这些规定确保了案件能在合理时间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