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同居关系解除时,双方可以协商财产的分割办法。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二十二条规定,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的婚姻,当事人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除有证据证明为当事人一方所有的以外,按共同共有处理。
根据该解释第三条规定,当事人仅请求解除同居关系而不涉及财产分割或子女抚养纠纷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如果涉及财产分割或子女抚养纠纷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当同居关系解除时,由于双方财产混同,需要进行分割。首先需要区分同居财产。同居期间的共同财产指的是双方共同管理、使用、收益以及处分的财产,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双方在同居期间获得的工资和奖金属于共同财产。
双方从事生产、经营所得的收益也属于同居期间的共同财产。
双方的知识产权所得的收益也应被视为同居财产。
双方从继承或赠与中获得的财产,除非遗嘱或赠与合同明确归属于一方,否则应视为同居财产。
其他应当归双方共同所有的财产也属于同居财产。
需要注意的是,作为同居财产,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只有在同居期间取得的财产才算作同居财产。因此,同居关系解除前或解除后取得的财产不属于同居财产,也无法进行分割。
并非同居期间取得的财产全部都属于共同财产。如果双方约定某些财产只归一方所有,那么这些财产不属于同居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的相关内容,包括同居关系的解除、婚姻无效的宣告、离婚案件中婚姻无效的情形、无效婚姻案件中的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时限和利害关系人的申请等。同时,还涉及离婚协议中财产分割的约束力、变更或撤
同居子女抚养协议的法律效力及非婚生子女抚养费的标准问题。协议具备合同法规定的要件即具有法律效力。抚养费标准根据是否有固定收入而定,有固定收入的一般按月总收入的20%-30%支付,无固定收入的可根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确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
同居关系的解除方式,包括离婚后同居关系的解除、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同居关系的解除以及解除同居关系时的非婚生子女的抚养和财产分割等问题。文章还涉及了哺乳期子女的抚养、同居期间的财产处理、共同债权债务处理,以及在解除同居关系时对患有严重疾病的一方给予的照顾和
结婚的条件,包括主体、自愿性、登记手续、实质要件和禁止性要件等。同时,也阐述了婚姻无效或被撤销的效力、夫妻财产关系、离婚的形式和实体要件以及离婚的后果。对于结婚和离婚的相关法律要求,文章进行了详细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