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见证人必须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 见证人不能是继承人、受遗赠人;
(3) 见证人不能是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八条,成年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未满十六周岁但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也被视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条规定,以下人员不得担任遗嘱见证人:
(一)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以及其他不具备见证能力的人;
(二) 继承人、受遗赠人;
(三) 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
遗赠必须采取遗嘱的五种法定方式之一。
遗赠人无需征得任何人的同意,只要通过遗嘱表明了遗赠的意愿,在遗赠人去世后即产生法律效力。
遗赠人行使遗赠权时,不得违反法律规定,不能以遗赠方式逃避应承担的法定义务。此外,遗赠还必须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给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法定继承人。
遗赠的对象只涉及财产上的权利,而不能包括遗赠人财产中的义务。不过,遗赠可以附义务。如果受赠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义务,经受益人或其他继承人请求,人民法院可以取消其接受遗赠的权利,并要求提出请求的受益人或其他继承人履行义务,接受遗产。
见证人和保证人在法律上的定义和区别。见证人是借贷行为中的目击者,提供证词证明借贷关系的存在;而保证人为债务人履行债务提供担保,分为一般保证人和连带保证人。借条上未明确身份时,法院一般会认定其为见证人。为了避免纠纷,建议在签名时明确身份。
伤害案件现场的处置程序和相关法律规定。警察到达现场后需封锁并勘验,收集相关痕迹、物证和生物样本。同时,《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要求保护现场和证据,控制犯罪嫌疑人并立即报告。勘查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需邀请见证人。人身检查和生物样本采集可用于确定
口头遗嘱的效力要件。口头遗嘱生效需满足遗嘱人具备订立能力、处于危急情况、有见证人存在、受益人合法以及遗嘱内容合法等条件。同时,根据《继承法》规定,口头遗嘱仅在危急情况下有效,且必须有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解除后,口头遗嘱失效。
遗嘱对私生子的财产继承问题。私生子可以通过遗嘱继承财产,但遗嘱需遵循《继承法》规定,为缺乏劳动力又无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遗产份额。判断继承人是否符合这一标准的时间点是遗嘱生效时,且具体标准在我国继承法中存在模糊性,给实际操作带来难度。对于不同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