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报安全事故罪既遂的具体量刑标准为,如果情节严重的,可对行为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情节特别严重的,可对行为人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九条 违反消防管理法规,经消防监督机构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行,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九条 之一 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导致事故后果扩大,增加死亡一人以上,或者增加重伤三人以上,或者增加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以上的;
2、实施下列行为之一,致使不能及时有效开展事故抢救的:
(1)决定不报、迟报、谎报事故情况或者指使、串通有关人员不报、迟报、谎报事故情况的;
(2)在事故抢救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
(3)伪造、破坏事故现场,或者转移、藏匿、毁灭遇难人员尸体,或者转移、藏匿受伤人员的;
(4)毁灭、伪造、隐匿与事故有关的图纸、记录、计算机数据等资料以及其他证据的;
(5)其他不报、谎报安全事故情节严重的情形。
不报安全事故罪的犯罪主体包括单位犯罪,只能是在劳动关系中负有报告职责的工作人员,不过,负有报告职责的工作人员如果是受到了有关领导的胁迫,不让向上汇报安全事故,该领导也要被追究法律责任。
犯罪既遂的处罚方式,概述了学界对犯罪既遂标准的争议及司法实践中的认定标准。法律规定犯罪未遂是已着手实行犯罪但因意志以外原因未能完成的形态。在认定犯罪既遂时,应以“犯罪构成要件要素齐备说”为标准,同时考虑犯罪事实和刑事政策。
定罪数额对既遂标准的影响,指出其并不产生直接影响,处理既遂犯罪时应依据刑法分则中具体犯罪条文规定的法定刑幅度进行处罚。同时,对于不同危害程度的既遂犯应区别对待,并考虑同时存在其他宽严处罚情节的情况。
《刑法》中关于“以下有期徒刑”的定义。根据规定,使用“以上、以下、以内”的概念来表示刑罚的数量范围,因此“以下有期徒刑”包括了x年以内的所有刑罚。总结来说,有期徒刑是包括具体年限以内的刑期。
绑架罪的构成及刑罚。绑架罪是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或作为人质的行为,情节恶劣。根据刑法规定,犯罪者将面临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罚金等处罚,情节严重者将面临更严厉的处罚。此外,文章还介绍了结果加重犯的概念,包括广义说和狭义说对结果加重犯的不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