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征地拆迁纠纷 > 强制拆迁 > 什么情况下是违法拆迁

什么情况下是违法拆迁

时间:2022-06-10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30623
违法拆迁的情况有:以误拆为借口强拆,将责任推给实施拆迁的具体人员;以拆违之名逼迁,剥夺其获得合理补偿的权利;断水、断电、断路,通过各种恶劣的手段干扰被征收人的正常生活;抓住被征收人的把柄威胁逼迁,要挟被征收人签字同意拆迁或强制拆除房屋。关于什么情况下是违法拆迁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什么情况下是非法拆迁

1. 违法拆迁的情况

(1)以误拆为借口实施强制拆迁,将责任推给具体实施拆迁的人员;

(2)以拆违为名逼迁,剥夺被征收人获得合理补偿的权利;

(3)通过断水、断电、断路等恶劣手段干扰被征收人的正常生活;

(4)抓住被征收人的把柄威胁逼迁,要求被征收人签字同意拆迁或强制拆除房屋。

2. 法律依据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实施房屋征收应先进行补偿,后进行搬迁。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在给予被征收人补偿后,被征收人应在补偿协议约定或补偿决定确定的搬迁期限内完成搬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胁或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手段迫使被征收人搬迁。建设单位禁止参与搬迁活动。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采取暴力、威胁或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手段迫使被征收人搬迁,造成损失的,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尚不构成犯罪的,应依法给予处分。对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遭遇非法拆迁该如何应对

在实践中,如果被征收人遭遇征收方的非法拆迁行为,务必在保护自身人身安全的前提下,使用手机或可录像、拍照设备,对征收方的强拆行为进行拍照、录像以取证。需要注意的是,在拍摄、拍照之前最好先拨打110报警,以避免在取证过程中遭受人身侵害。

在行政机关完成强拆行为后,被征收人可以向上级行政机关提起行政复议或在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需要注意的是,行政复议的申请时效为60天,而行政诉讼的申请时效为6个月。

此外,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采取暴力、威胁或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手段迫使被征收人搬迁,造成损失的,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尚不构成犯罪的,应依法给予处分;对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未签字就实施强拆,是否违反了拆迁程序

    关于拆迁程序的问题,指出未签字就实施强拆是否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根据《行政强制法》和《城乡规划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在强制拆除前需进行公告并限期要求当事人自行拆除。同时,《物权法》为房屋拆迁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强制拆迁仍需依法进行。文章还提及了关于建设单

  • 司法强拆的条件及相关法律规定

    司法强拆的条件及相关法律规定。司法强拆需满足申请人适格、申请期限合法、被申请人履行法定义务三个条件。法律规定包括先补偿后搬迁、禁止非法方式迫使搬迁以及强制执行条件等。

  • 强制拆迁的法律程序及步骤

    强制拆迁的法律程序及步骤。在作出责成决定后,政府需提前通知被拆迁人并进行宣传解释工作。若被拆迁人未在规定期限内自动搬迁,则可实施强制搬迁,并需组织街道办事处等相关负责人作为证明人,公证部门进行证据保全。拆迁物品需妥善存放并通知当事人领取。执行时需遵循

  • 征收中公房承租人拒不搬迁该如何处理

    征收中公房承租人拒不搬迁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知识,征收应当先补偿后搬迁,禁止采取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如果承租人拒绝搬迁,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不提起行政诉讼,政府可依法申请强制执行。因此,对于拒不搬迁的公房承租人可采取法律手段处理。

  • 没有证据证明征收方是强拆主体怎么办
  • 拆迁办到法院申请强制拆除的程序及时间
  • 屋主不签字,房屋能偷拆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