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拆迁补偿 > 拆迁补偿标准 > 关于强拆的法律法规

关于强拆的法律法规

时间:2025-07-06 浏览: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09522

国务院:补偿没有到位不得强制拆迁

最近,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一份紧急通知,名为《关于进一步严格征地拆迁管理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紧急通知》,其中要求对于程序不合法、补偿不到位、被拆迁人居住条件未得到保障以及未制订应急预案的情况,一律不得实施强制拆迁。

根据通知的规定,如果征地拆迁工作不力导致恶性事件发生,相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将被追究责任。此外,各地不得强行实施征地,必须妥善解决群众提出的合理要求。同时,必须按照各级政府公布的征地补偿标准对拆迁户进行补偿。尚未公布新的征地补偿标准的省区市必须在2010年6月底前公布并实施。已经公布实施但标准偏低的地区,必须尽快调整提高。通知还要求加强对征地实施过程的监管,确保征地补偿费用及时足额支付到位,防止出现拖欠、截留、挪用等问题。

国务院法制办修改《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2月12日,国务院法制办修改后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结束,至今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尚未有最新进展。而最近,在农村征地和城镇房屋拆迁中,命案不断发生,半年来以血腥抗争为特点的恶性事件屡见不鲜。

中央严格管理征地拆迁,业界呼吁加速立法

尽管这份紧急通知没有向媒体公布,但由于其重要性,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最新一期《瞭望》杂志报道,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发布了一份紧急通知,规定因工作不力引发征地拆迁恶性事件的,有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将被追究责任。尚未按照有关规定公布新的征地补偿标准的省区市,必须在2010年6月底前公布实施。

这份通知的全称为《关于进一步严格征地拆迁管理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紧急通知》)。通知要求,各地不得强行实施征地,必须妥善解决群众提出的合理要求。对于程序不合法、补偿不到位、被拆迁人居住条件未得到保障以及未制订应急预案的情况,一律不得实施强制拆迁。

据了解,《紧急通知》主要针对近期各地出现的大量征地拆迁问题进行了详细规定,一方面强调解决农村集体土地征收问题,另一方面涉及城市拆迁问题。在这些问题中,首先强调了前者。

有关媒体将此解读为《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被废除前的过渡性规定,因为国务院法制办于2月12日修改后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结束,至今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尚未公布最新进展。

对此,全国律协行政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执委袁x认为:“说它是‘过渡性’有一定道理,因为各地有非常多的突击拆迁,都是为了抢在更严格的新条例出来前拆迁掉。”近期,媒体上关于强行拆迁造成一些社会突发事件的报道并不鲜见。

出于对城市房屋拆迁问题的高度关注,北京大学五位学者曾于2009年12月7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递交了对《拆迁条例》的审查建议。

相比法律法规的推进,《紧急通知》作为一项政策发布,其范围更广泛,针对性更强。王xx认为,由于农村征地和城市房屋拆迁等领域引发了太多的极端事件和群体性事件,有关部门必须采取紧急措施尽快缓解。

出台新条例阻力大

然而,上海律协房地产业务研究委员会委员张xx对《紧急通知》的效果表示担忧,因为目前看到的通知内容都过于原则性,缺乏可操作性,执行和落实效果可能会打折扣。

张xx曾致信全国人大常委会,要求对《拆迁条例》进行审查。他一直主张应该及早废除该条例,因为目前的“强拆”是有法可依的,它源于《拆迁条例》的授权。因此,在国务院行政法规的这一条例没有废除之前,只是国务院内设机构的办公厅发布通知要求平衡“强拆”的社会效果,在法律层面上很难执行。张xx表示,希望最高决策层能够像废除《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那样有勇气和魄力,及早废除《拆迁条例》。同时,他认为最好将这一领域的立法事项交给全国人大常委会来处理,因为房屋拆迁涉及到公民的基本财产权,否则阻力可能会非常大。

袁x来也认为,由国务院法制办起草新条例可能更容易受到地方政府的意见影响,而且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收入结构在没有改变之前,无论是《紧急通知》还是新条例都难以有效地遏制征地拆迁对群众合法权益的伤害。

《瞭望》还引述多位专家的意见称,“卖地财政”根本问题没有解决,征地拆迁难以得到有效限制。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单光鼐也分析说,当前中央和地方有时存在利益非一致性的结构性矛盾,地方政府依靠土地财政的情况若没有根本改变,限制征地拆迁相当于将其财政来源抱走了,必然会面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问题。

国办称出现拆迁恶性事件官员将被追责

据《法制晚报》报道,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严格征地拆迁管理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紧急通知》规定,尚未按照有关规定公布新的征地补偿标准的省区市,必须在2010年6月底前公布实施。

通知还规定,因工作不力引发征地拆迁恶性事件的,有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将被追究责任。

通知要求,各地不得强行实施征地,必须妥善解决群众提出的合理要求。

同时,要严格按照各级政府公布的征地补偿标准对拆迁户进行补偿。尚未公布新的征地补偿标准的省区市,必须在2010年6月底前公布实施。已经公布实施但标准偏低的地区,必须尽快调整提高。

另外,对于程序不合法、补偿不到位、被拆迁人居住条件未得到保障以及未制订应急预案的情况,一律不得实施强制拆迁。

通知还要求加强对征地实施过程的监管,确保征地补偿费用及时足额支付到位,防止出现拖欠、截留、挪用等问题。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民间高利贷利率是否合法?

    民间高利贷利率的合法性。民间借贷具有制度层面的合法性,但相关法律法规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根据最新规定,年利率超过36%的属于高利贷,而民间借贷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36%。文章还介绍了相关法律依据

  • 小区业主停车权益问题解析

    小区业主停车权益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根据物权法规定,小区内的停车位应首先满足业主需求。文章还介绍了小区停车位价格的规定和最新法律规定,强调开发商在确定价格时需考虑多种因素并在物价部门规范范围内自主定价。业主共有的道路或其他场地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属于业主

  • 民间贷款高利贷的利率限制

    民间贷款高利贷的利率限制、相关法规与应对方法。文章指出合法借贷利率不得超过银行同档期贷款利率的四倍,最新的规定表明民间借贷年利率不得超过36%。对于高利贷问题,债务人可选择不偿还超出法律标准的利息,但仍需偿还本金和合理利息。高利贷引起的诉讼时效为两年

  • 偷拍他人隐私放到网上是否构成犯罪?

    偷拍他人隐私是否构成犯罪的问题。根据相关法规,侵犯隐私属于违法犯罪行为,将受到相应的法律处罚。文章阐述了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分类,并介绍了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和对侵权行为的精神损害抚慰金计算方式。最新资讯也强调了自然人享有隐私权的重要性。

  • 关于强拆的法律法规
  • 最新贪污犯罪主体
  • 被法院保全的房产的确权问题(《物权法》于2020年12月31日失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