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遇到强拆情况时,应向当地国土部门反映该问题,或者直接拨打国土部的法律热线12336。如果强拆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或财产权益,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如果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在征收补偿方案确定的签约期限内无法达成补偿协议,或者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身份不明确,房屋征收部门应将此情况报请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照相关规定,根据征收补偿方案作出补偿决定,并在房屋征收范围内进行公告。补偿决定应当公平,包括与补偿协议相关的事项。如果被征收人对补偿决定不满意,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当面临强拆时,我们的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极大威胁。作为国家工作人员,人民警察应依法履行其神圣职责,保护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如果在报警后,人民警察不作为、不保护被拆迁人的人身财产安全甚至成为拆迁人的帮凶,就可能涉及到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等亵渎公职类的犯罪行为。在情节严重的情况下,相关责任人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因此,一旦强拆报警得不到救济时,应保存好报警相关记录凭证,并及时向同级人民检察院反渎职部门进行控告,以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如果在强拆报警后没有得到任何作用,派出所或公安局没有履行其职责,对被拆迁人的不作为构成具体的行政行为,根据行政复议法的相关规定,可以向上级公安部门进行复议,请求确认派出所或公安局的不作为行为违法,以促使其履行职责。
常见的违法拆迁手段,包括未批先用、越权批地、规避审批权以租代征、土地供用方式违法、擅自改变土地用途、非法圈地违规设立各类开发区和集体土地非法入市等行为。文章详细阐述了这些行为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揭示了违法拆迁给被征地农民带来的严重后果。
公安机关在征地拆迁中的法律规定。公安机关不能参与非警务活动,但如果涉及暴力强征、强拆等违法犯罪行为,公安机关可介入。同时,加强执法监察,严禁参与征地拆迁等非警务活动,对滥用职权造成严重后果的执法人员将追究责任。
被拆迁人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途径。包括提交信息公开申请、掌握强拆证据并向公安报警、提起拆迁诉讼等。针对某市A公司遭遇的强拆事件,通过法院诉讼,最终确认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违法认定和强拆行为的违法性,并判决赔偿损失。法律依据主要是《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
拆迁户在遇到强拆时应做好的准备工作。包括确认拆迁性质和土地性质,了解补偿内容和标准,以及做好取证工作。同时,也介绍了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开展全面检查,坚决纠正违法违规征地拆迁行为的相关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