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满足以下条件会构成寻衅滋事罪:
(1)侵犯的客体是公共秩序;
(2)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已满十六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3)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
(4)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行为。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九十三条、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寻衅滋事,破坏社会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随意殴打他人造成他人身体伤害、持械随意殴打他人或者具有其他恶劣情节的;追逐、拦截、辱骂他人,严重影响他人正常工作、生产、生活,或者造成他人精神失常、自杀或者具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以上,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三次以上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聚众斗殴罪与寻衅滋事罪的区别。聚众斗殴罪指为了报复、争霸等不正当目的,纠集众人进行殴斗,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寻衅滋事罪则是肆意挑衅、随意殴打他人等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两者在构成要件、主体及主观方面存在差异。
寻衅滋事罪的从犯的判决标准及处罚。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可根据情节轻重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寻衅滋事罪包括随意殴打他人、追逐拦截、强拿硬要等行为,根据情节轻重可处不同刑罚。主犯的认定和处罚也有明确规定,主犯处罚根据其犯罪行为的性质和情节判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如何认定寻衅滋事罪共同犯罪的问题。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寻衅滋事罪包括随意殴打他人、追逐拦截他人等行为。对于共同犯罪中的主犯,其刑事责任根据其在犯罪集团中的角色和职责来判定,如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或者参与的全部犯罪
寻衅滋事罪与相关罪名的界定。寻衅滋事罪是为了追求非正常的精神刺激或其他不健康心理需求,犯罪形式不要求聚众,客观方面表现为随意殴打他人、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等行为。而其他聚众扰乱罪则是为了个人分歧理要求,以聚众形式扰乱秩序,主要追究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