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逆行撞车事故怎么处理
时间:2022-07-04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出门在外难免会有磕磕碰碰,这时候就要进行责任划分。电动车属于非机动车,是需要遵守相关法规的,不得逆行。那么,如果电动车逆行撞车事故怎么处理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电动车逆行撞车事故的法律处理
交通事故责任的划分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调查后应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和过错的严重程度来确定交通事故责任:1. 如果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交通事故,该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如果当事人逃逸、现场变动、证据灭失,导致公安机关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如果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该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2. 如果两方或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导致交通事故,根据行为和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3. 如果各方均无过错导致交通事故,属于交通意外事故,各方均无责任。如果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交通事故,对方无责任。4. 如果公安机关无法认定任何一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则不认定交通事故责任。
交通事故责任的推定
交通事故责任推定是指公安机关根据当事人逃逸、故意破坏现场、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以及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未及时报案的行为和条件,推定当事人应负何种交通事故责任。责任推定的前提不是基于当事人在事故发生前的违法行为,而是基于事故发生后的行为和条件。然而,并不是凡当事人具备上述行为即对其交通事故责任进行推定。只有当公安机关无法确认任何一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时,才适用交通事故责任推定。如果当事人逃逸、故意破坏现场、伪造现场、毁灭证据导致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推定其负全部责任。如果一方当事人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未及时报案导致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推定其负全部责任。如果各方均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未及时报案导致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推定负同等责任。然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时,应推定机动车方负主要责任,非机动车、行人方负次要责任。
模糊责任
在交通事故处理实践中,存在一种情况,即当事人部分违法行为有确实充分的证据证明,而部分违法行为由于证据不足无法确认。在这种情况下,不能简单地否认该违法行为的存在,因为它可能会影响当事各方承担的事故责任。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对当事各方的交通事故责任进行“模糊”认定。"模糊责任"的概念是指当事各方"都负有交通事故责任"。公安机关根据已掌握的证据判断当事人存在违法行为且与事故有因果关系,但缺乏充分证据确认部分违法行为时,可以对当事人作出"负有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这样,当事人承担的具体责任量是"模糊"的,但承担交通事故责任这一质的规定是明确的。综上所述,电动车逆行撞车事故的赔偿需要根据交警认定的事故责任来确定。一般情况下,电动车属于非机动车,在划分交通事故责任时,责任承担是有限的。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交通事故骨裂不愈合误工时间的计算方法
交通事故导致的骨裂不愈合误工时间的计算方法,依据我国人身损害司法解释的规定,误工时间需由医疗机构证明确定。同时,文章还列举了可以扣留车辆的法定情形,包括未携带证件、伪造证件、未投保、超载、被盗抢嫌疑等情形。
-
不具备上路行驶资格的情形不赔
不具备上路行驶资格、地震责任、精神损失等情形下不赔偿的情况。同时,还提到了修车期间损失、发动机进水损坏、爆胎等情形保险公司也不负责赔偿的规定。除此之外,未经定损直接修车、放弃追偿权、零部件被盗、拖带无保险车辆撞车、撞到自家人等情况也有相应的免责条款。
-
撞车包庇罪的刑事责任
撞车包庇罪的刑事责任。按照《刑法》第三百一十条,涉及包庇罪的行为包括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犯罪人逃匿,以及提供虚假证明包庇犯罪行为。犯罪行为的构成要包括客体、客观表现、主体和主观要件。包庇罪的主体为年满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上必须明
-
醉驾重犯的刑罚如何确定
醉驾重犯的刑罚确定方式。对于未造成交通事故的酒驾者,将被处以拘役和罚款,并吊销驾驶证。醉驾行为包括追逐竞驶、醉酒驾驶等,机动车所有人和管理人也要承担直接责任。对于饮酒后或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并吊销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
-
民事上诉状格式及要求
-
交通肇事逃逸商业险赔偿标准
-
交通事故赔偿怎么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