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染病菌种扩散罪的立案标准是这样规定的: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扩散,涉嫌导致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传播的,或者导致乙类、丙类传染病流行、暴发的,或者造成人员重伤或者死亡的,应予立案追诉。
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
第五十条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导致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传播的;
(二)导致乙类、丙类传染病流行、暴发的;
(三)造成人员重伤或者死亡的;
(四)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的;
(五)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1、罪体
(1)主体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的主体是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
(2)行为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的行为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至于具体行为,刑法并未明文列举。因此,应当根据有关规定确定本罪的具体行为。
(3)客体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的客体是传染病菌种、毒种。
(4)结果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的结果是造成传染菌种、毒种扩散,后果严重。这里的扩散,是指传染病菌种、毒种离开保藏、实验、运输的容器,进入其他范围,在一定区域内传播。后果严重,是指造成不特定多数的人体、动植物重伤、死亡或者其他严重损伤。
2、罪责
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的责任形式是过失。这里的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造成严重后果的主观心理状态。
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导致乙类、丙类传染病流行、暴发的,或者造成人员重伤或者死亡的,应予立案追诉。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关于行政诉讼起诉期限的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行政案件中享有起诉权利,起诉期限一般为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特殊情况可申请延长期限,最终由法院决定。同时,提起行政诉讼需满足一定条件,如原告认为具体
律师在刑事辩护中的职责和作用。律师通过会见嫌疑人、取证、查阅案件材料等方式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和支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辩护人的责任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无罪、罪轻等意见,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律师在侦查期间可提法律帮助,并可会见
起诉的流程包括起诉书的撰写、立案和交纳诉讼费、法院的审查和开庭审理、法院的判决以及当事人的执行判决。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起诉必须满足原告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并且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
非法经营罪是一种常见的刑事罪行,在进行无罪辩护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首先,辩护人可以主张该犯罪行为是一种经营行为,如果该行为并非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为了公益或慈善目的,则应将其排除于本罪之外。其次,辩护人可以主张该行为未被国家法律、法规予以禁止或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