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没有结婚登记的同居关系,在当事人结束同居行为时自行解除。同居关系不受法律保护,但因同居导致的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纠纷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进行审理。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条规定,当事人提起诉讼仅请求解除同居关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当事人因同居期间财产分割或者子女抚养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婚姻关系存续期的财产,如果双方没有约定的,即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也做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明确。
但是,同居期间哪些是属于是双方的共同财产,由于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所以实务中对是否属于同居期间的共同财产,则需要根据具体的案情进行认定。
首先,有约定的按约定处理,也就是同居期间双方有协议约定哪些是个人财产,哪些是共同财产的,则约定有效,这种协议类似夫妻共同财产协议。
其次,有证据证明是属于一方个人财产的,归个人所有。
同居期间共同劳动、投资、经营等或共同购置的财产属于共同财产,同居期间的共同财产体现的是“共同”二字,在认定上要结合案情而定。例如,一方外出工作赚取收入,另一方在家照顾子女,此时一方上班所得收入即为双方共同劳动所得,如果双方均外出工作,且没有子女抚养的,则各自的收入法院认定为个人所有的可能性大。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的相关内容,包括同居关系的解除、婚姻无效的宣告、离婚案件中婚姻无效的情形、无效婚姻案件中的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时限和利害关系人的申请等。同时,还涉及离婚协议中财产分割的约束力、变更或撤
同居子女抚养协议的法律效力及非婚生子女抚养费的标准问题。协议具备合同法规定的要件即具有法律效力。抚养费标准根据是否有固定收入而定,有固定收入的一般按月总收入的20%-30%支付,无固定收入的可根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确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
事实婚姻的法律认定和处理方式。对于在特定时间点之前,符合结婚实质要件但未办理结婚登记的男女双方同居关系,视为事实婚姻。当事人起诉离婚时,法院按照离婚案件处理。若在特定时间点后未办理结婚登记,则须补办手续,否则按解除同居关系处理。对于离婚后仍共同居住并
解除同居关系的法律程序和注意事项。对于没有领结婚证的双方,如果打算分开,可协商解除并签订协议,明确财产分割、孩子抚养等问题。若协商不成或不愿协商,可直接分开或向法院起诉。此外,解除同居关系后需保留相关证据以避免重婚罪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