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工程合同约定,施工完毕且经过验收合格的工程应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款支付,或按照实际结算进行支付。若实际结算价款与合同约定价款存在差额,则差额部分不予支付。
对于施工完毕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但经过修复后达到合格标准的情况,应按照上述办法进行结算。然而,若经修复后仍然不能达到验收合格标准,则不予支付工程价款。
对于尚未施工完毕而发生合同解除的工程,应停止施工。根据已经完成的工程量是否合格,依据上述办法进行工程价款的结算。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部分应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部分,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不影响合同中结算和清理条款的效力。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解除后,如果已经完成的建设工程质量合格,发包人应按照合同约定支付相应的工程价款。而对于已经完成的建设工程质量不合格的情况,应参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若合同解除是由一方违约导致的,违约方应赔偿对方因此而遭受的损失。
如果承包人的过错导致建设工程质量不符合约定,并且承包人拒绝修理、返工或改建,发包人有权要求减少支付工程价款。
如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
合同解除的几种条件,包括迟延履行、拒绝履行、不完全履行和债务人的过错。根据合同性质和当事人意思表示的不同,这些情况有不同的限定。若违约情况严重或债务人过错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债权人可依据《合同法》的规定解除合同。
合同解除后的赔偿损失范围,包括可得利益的赔偿标准和赔偿规则等内容。当事人可以要求赔偿损失,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或应当预见到的损失。赔偿应当遵循补偿受害人的损失的原则,并适用损益相抵规则。赔偿范围包括债务不履行的损害赔偿和因合同解除产生
关于解除租赁合同通知期限的相关法律规定,包括合同解除的约定和法定情形、解除权的行使等。同时,也介绍了租赁合同的特征,如诺成、有偿、双务合同,特定的非消耗物作为标的物,转移财产使用权等。
合同违约的法律责任,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定金责任和违约金责任等五个方面。当一方违约时,另一方可以采取相应措施维护自身权益,如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等。同时,也明确了定金和违约金在合同违约情况下的责任处理方式。